戛洒镇是全国重点镇,省级重点镇,云南省旅游小城镇,是玉溪市经济强镇。地处三州(市)(玉溪市、楚雄州、普洱市)、五县(新平县、元江县、墨江县、镇沅县、双柏县)的交通交汇处,位于新平县城西部、哀牢山脉中断东麓、红河上游的戛洒江畔,介于东经101°34′,北纬24°03′之间,按东南西北方向,东与本县的新华乡、老厂乡接壤,南与本县的漠沙镇连接,西与普洱市镇沅县和平乡相邻,北与本县的水塘镇毗邻。镇政府驻地戛洒街,距离昆明市245公里、距离新平县城65公里,是省道218线(楚雄——江城)的必经之地。镇域内地形复杂,最高海拔2400米,最低海拔510米,年平均气温17℃—23℃,呈明显垂直立体气候。境内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富有铜、铁、煤等矿产资源,探明铁矿石储量4.8亿吨、铜金属储量172万吨,分别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的33%和25%。境内有哀牢山原始森林自然风光、哀牢山原始生态群落、古滇皇室后裔花腰傣、陇西世族庄园历史文化遗址、大槟榔园花腰傣民族文化旅游村以及以褚橙庄园为代表的农业生态旅游农庄等旅游资源。戛洒在历史上素有“滇中草皮街”之称,至今仍商贾云集,是新平及周边地区商品和物资流通的重要集散地,也是玉溪市最大的大牲畜交易市场之一。 自然概貌 戛洒镇地处三州市(玉溪市、楚雄州、普洱市)五县(新平、双柏、镇沅、墨江、元江)的交通交汇处,位于新平县城西部、哀牢山脉中段东麓、红河上游的戛洒江畔,红河上游的戛洒江自东北向西南穿境而过。戛洒镇介于东经101°34′,北纬24°03′之间,按东西南北方向,东与新化乡、老厂乡接壤,南与漠沙镇连接,西与镇沅县的和平乡相邻,北与水塘镇毗邻。镇政府驻地戛洒街,距离昆明市245千米、距离新平县城65千米,是省道218线的必经之地。全镇有土地面积415.6平方千米,镇域内既有2000余米海拔的高寒山区,又有510米的低海拔河谷热坝,呈明显垂直立体气候。镇域内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众多,盛产稻谷、玉米、甘蔗、香蕉、芒果、荔枝、竹子、烤烟等粮经作物,境内大红山储有丰富的大型磁铁矿和铜矿。 人口·民族 2020年年末,全镇户籍总人口35901人(男性18390人、女性17511人),少数民族人口29157人,占总人口的81.2%(其中,彝族14604人,傣族11626人,分别占总户籍人口的40.7%和32.4%,占少数民族人口的50.1%和39.9%)。 人口自然增长率1.73‰。 行政区划 2020年末,全镇辖达哈、平田、耀南、冬瓜林、发启、大田、新寨、竹园、腊戛底、米尺莫、纸厂、磨刀12个村民委员会,戛洒、南蚌、平寨、大红山和青树、曼哈6个社区,227个村(居)民小组,236个自然村。 经济概貌 2020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8.5亿元、增2.3%。辖区内财政总收入8.26亿元、增1.5 %,地方财政收入4.66亿元、增3.8%;地方财政支出0.65亿元、增2.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0.64亿元、增3.9%;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55亿元,招商引资7.25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2元、增10%。 农 业 2020年末,全镇耕地面积116339亩。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标准化管理逐步形成,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快速推进,粮食生产稳定提升,畜牧产业规模化发展,柑桔产业健康发展,蔬菜产业扩面增效,甘蔗产业走基地化之路,烟草产业稳定发展,核桃竹子管理进一步加强,红河谷—绿汁江热区产业经济带建设步伐加快,褚橙庄园、桔荔庄园等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明显。70万头生猪养殖生态循环产业化项目有序推进;全力打造“绿色食品牌”,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6200亩,完成蔬菜、水果抽检样品300个;果品品质不断提升,品牌效应不断彰显,新寨村被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柑桔)”示范村,褚橙连续三年荣膺云南“十大名果”称号,褚橙庄园被列为省级农业庄园。202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1亿元。 教 育 2020年末,全镇有中学2所,戛洒一中有24个教学班,有教职工117人,教师合格率100%,在校学生1107人;戛洒二中有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95人,有教职工60人;戛洒镇小学目前下辖9个完小,有82个普通教学班,在校学生2947名;3个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69人,现有教职工205名,其中专任教师198名,工人7名,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100%。 文 化 2020年末,图书室、文化资源共享室、书画培训、舞蹈培训、乐器排练等各功能室免费对外开放每周不少于40小时,电子阅览室全年接待人数达1780人次;图书室全年借阅人数达1057人次;舞蹈培训室全年开展培训5期,培训人数达230人次;开展县庆40周年书画展1期,接待参观500余人;文化志愿者在各广场舞活动点开展24套广场舞培训1期,200余名广场舞爱好者参与。 卫生·计生 2020年内,由医共体总院选派护理、外科方面的专家下沉指导护理管理、外科工作,提升了卫生院医护人员医疗技术服务能力。抓住“医共体建设”契机,共安排7人到省市级医疗机构进行进修学习,陆续招聘13名卫生技术及后勤保障人才,充实了医疗人才队伍,在医共体总院的统筹下选派6名村医骨干到上海进修培训,切实提升村(社区)卫生室服务能力和水平。 社会福利 2020年,认真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大力推进一部手机办事通、医保电子凭证注册工作,极大方便群众办事就医。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缴费32685人,辖区内定点医疗机构运行状况良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16649人,全年累计发放城乡居民养老金680.58万元;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开展技能提升培训2129人次,办理就业创业证160本,发放各类创业扶持贷款750万元;加大劳动监察执法与劳资纠纷调处力度,成功调解劳资纠纷14起,追回被拖欠农民工工资63.05万元;低保积分制全面推行,多元养老服务体系逐渐形成,殡葬服务管理规范运行,民政救助兜底保障有力,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 民主法制建设 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夯实,“七五”普法成效显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不断提升,扫黑除恶、缉枪治爆、扫黄打非、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等专项行动纵深推进。疫情防控、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控责任体系不断完善,食品药品现代化治理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民族宗教、禁毒防艾、反邪教、反恐怖等工作持续加强,综合防控水平显著提高,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入推进,社会和谐稳定局面持续巩固。戛洒镇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乡镇”。 【工业经济】 2020年,全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5.1亿元。积极支持镇域企业复工复产,戛洒液化石油气(LPG)储备站建设项目完成建设,大红山铁矿400万吨二期采矿工程项目、二道河矿段100万吨采选工程稳步推进;南恩河引水工程、南恩公司搬迁改造转型升级项目、大红山竜都尾矿库中期中线法堆坝工程有序推进;智慧矿山建设成效显著,大红山铁矿智能化矿山高效节能磨矿技改项目竣工投产,荣获全国绿色矿山、省级“绿色工厂”称号;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持续增强,我镇初步形成了以矿冶为主导,以农产品加工生产及配套为辅的工业体系。 【旅游业】 2020年,立足哀牢山和花腰傣两大资源禀赋,全力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稳步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文化和旅游产业逆势恢复,全年预计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6.3亿元、增3.8%。旅游设施不断完善,陇西世族庄园文物建筑群修缮工程、哀牢山景区供电工程稳步推进,完成马家寨乡村旅游特色村二期项目。商贸市场不断繁荣,戛洒夜市步行街成为“夜经济”“地摊经济”发展新引擎。旅游效应持续扩大,花腰田间等半山酒店项目稳步推进,朱家寨树几山舍等高端精品民宿加速推进,耀南村被评为国家级旅游特色村和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石门峡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戛洒镇荣获“云南省旅游名镇”称号。全年共接待游客275.7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5.98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 2020年,路网建设全面推进,大戛高速公路全线通车,S45永金高速戛洒至元江段、老厂集镇至大红山公路(公戛线)提升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全镇公路总里程达到571.23公里,168个小组实现入组路面硬化;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加强,水利管网不断完善,投资1486万元完成46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架设管道53公里,修建渠道27公里;完成马鞍山水库主体工程、横山水库灌区配套工程建设,“西水东调”中线工程前期工作有序开展;电网设施不断完善,基本形成110KV骨架、10KV覆盖各村(社区)、400V覆盖自然村的电网结构;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高速宽带网络设施进一步完善,4G通信设施建设加快,2020年全镇广播覆盖率和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9.1%、99.3%。 【特色小镇建设】 2020年,戛洒花腰傣风情特色小镇规划和项目调整优化,“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7.95亿元。完成关圣庙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戛洒镇党群服务中心、戛洒外滩豪生酒店等特色小镇项目建设。戛洒集镇滨江西岸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欢乐水世界旅游项目、哀牢山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集镇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实施集镇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场化,深入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建成集镇公厕5座、公共卫生洗手台10座,设置1171个街道临时停车泊位,覆盖智慧停车服务功能车位336个。 【乡村振兴】 2020年,紧紧围绕“十抓十好”工作目标,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积极申报新平县戛洒镇乡村振兴示范园区,曼哈、平寨、耀南马家寨等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红黑榜”、保洁员管理、垃圾收费清运等制度建立健全;“厕所革命”深入推进,完成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3377座,行政村公厕改建8座;垃圾有效治理全覆盖,生活污水有效管控率达88%、治理率达92%;“美丽村庄”“美丽庭院”创建持续开展,完成戛洒社区速都小组美丽乡村建设。自然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部达到1档8条标准,新寨村被评为“省级美丽村庄”。 【脱贫攻坚】 2020年,镇域内232户建档立卡户实现脱贫退出,两个省级贫困村出列。累计投入3126万元实施22个基础设施项目;累计投入1043万元实施13个产业发展及配套项目,发放建档立卡户到户小额贷款474.6万元,助力建档立卡户产业发展,产业支撑不断巩固;5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建档立卡户建立利益联结,脱贫长效机制建立健全,行业扶贫成效明显;发放“雨露计划”助学金6.75万元,惠及45名贫困学子;“自强、诚信、感恩”教育和“三讲三评”活动深入开展,建档立卡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不断激发;累计投资3.22亿元完成关圣庙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建设,入选国家发改委“十三五”美丽搬迁安置区;耀南村被认定为“云南省旅游扶贫示范村”,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的全面胜利。 【获得荣誉】戛洒素有“花腰傣之乡”的美誉,先后获得“国家级建制镇示范试点”“国家经济综合示范镇”“全国全省重点小城镇”“云南省旅游小镇”“中国最美浪漫栖居地”等殊荣;2017年入选全国特色小镇,2018年被命名为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镇”,2020年2月被列为云南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