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以来,园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认真贯彻省、市、县各项工作安排部署,狠抓工作落实,一季度园区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提质发展,实现园区经济“开门红”。 一、经济运行特点 1-3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9.1亿元,同比增19.9%;实现工业总产值63.1亿元,同比增11.3%,其中实现规模以上总产值62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7.7%;同比增12.9%;实现工业增加值13.9亿元,同比增1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5亿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95.9%,同比增12.7% 。经济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矿冶产业产值增长快速 一季度,园区总产值均增11 %,其中矿冶业18%,比园区均增速高7个百分点,比装备制造业(降14%)高出32个百分点,比生物资源加工业(增7%)高出11个百分点。 主辅产业发展不均衡 “瘦身”后的工业园区形成以现代矿冶产业为主导产业,生物资源加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为辅助产业的产业发展格局。一季度,实现现代矿冶业工业增加值11.7亿元,同比增15%,占园区工业增加值13.9亿元的84%;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0.89亿元,同比增6%,占园区工业增加值的6%;生物资源加工业增加值1.34亿元,同比增9%,占园区工业增加值的9.6%。现代矿冶业成为园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 固定资产投资开始回升 截至3月底园区范围内共有在建项目21个,计划总投资157.7亿元,其中2019年计划完成投资19.9亿元,1-2月完成投资0.96亿元,3月当月完成1.63亿元,环比增70%。1-2月同比将27%,1-3月同比降7%,降幅回升20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问题 (一)矿冶产业一支独大,园区经济发展抵御风险弱。截至3月底,园区共有生物资源加工业和装备制造业52户,实现产值9.6亿元,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15.3%;对园区经济发展支撑不足。有矿冶产业17户,实现产值53.4亿元,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84.7%,成为园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点,一旦矿冶产业市场有波动,将影响整个园区经济的发展。 (二)融资难,重点项目推进缓慢。受国家融资政策的影响,加之工业投资公司有效资产不足,融资受限,难以争取新的贷款支持,导致正在建设的项目推进缓慢。大开门综合开发及转型升级(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合计缺口2亿元,南恩公司转型升级企业搬迁及征地补偿资金缺口较大,整体影响企业项目推进。 (三)规划建设用地指标不足。因土地规划建设用地指标有限和土地调规缓慢,大开门一期开发范围内700亩土地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约着大开门综合开发和仙福公司技改升级等项目建设和推进。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保存量、促增量、应统尽统。进一步加强企业跟踪服务力度及经济指标监测分析,贯彻落实好 “稳增长”“鼓励和扶持产业发展”等惠企政策,力争存量企业正常运营,力争新平醉花腰酒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即将投产和试投产新增企业早日达产,坚持投产一户统一户,应统尽统。 (二)做好项目入库工作。提前谋划、提前介入,积极与项目建设单位、统计部门做好前期对接工作,力争开工一个入库一个。 (三)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围绕调结构、稳增长、促转型目标。形成以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链,有倾向性的加大生物产业、矿冶深加工业、装备制造业招商力度,加强招商签约项目落地进度的跟踪督促和服务,力争开发储备一批、签约推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好项目,大项目。 (四)加大对土地的协调力度,提供用地保障。启动园区土地修编及土地指标调整,加强与林业、国土部门对接,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增加建设用地指标,为企业入驻,园区基础设施开发提供用地保障。 (企业服务科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