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乡镇开展汛期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的 通报 根据《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立即开展全县汛期安全生产大检查的紧急通知》(新政办通〔2017〕41号)文件和6月21日召开“在建工程安全隐患排查及洪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要求,6月24日、25日,县政府督查室会同县安委会、县水利局、县国土局、县教育局、县交通局等单位,抽调相关人员组成四个督查组,采取随机抽查、明查暗访、逐项查阅资料、听取工作汇报等形式,对全县各乡镇(街道)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督促检查。现将督促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对洪涝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汛期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特别是6月21日视频会召开后,各级各部门及时传达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全面开展了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重点加强对洪涝及地质灾害监测点、江河库坝、道路交通、在建工程项目、厂矿企业和学校周边等重点领域的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进一步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大宣传及应急演练力度,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严格落实主要领导带班和值班制度,确保24小时有领导带班,有人值班,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了县委、县政府就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关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责任压实不到位。一是部分责任书没有签订到位,由于工作措施不力、督导力度不够,没有将汛期安全工作责任层层压实传递到基层一线。如:老厂、者竜、漠沙等没有与矿山企业、在建重点工程施工单位、弱势群体帮扶对象签订或发放防灾责任书;个别乡镇没有签订库塘安全管理责任书和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书;二是隐患排查和平时督促检查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还存在死角,如:6月21日视频会后,部分乡镇没有开展汛期安全检查或没有检查工作痕迹;部分乡镇(街道)库坝管理责任人对所承担的职责不清,对责任范围不明确,没有对责任库塘开展检查;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不到位,大部分乡镇尚未开展“牙签弩”清查收缴行动。三是对部分监测人员或水库管理员的管理不到位,如:个别乡镇未正常开展每天两次的点名,少数监测人员外出不请假,有的未对监测员信息变更情况进行更新。四是规章制度不够健全,有的水库度汛方案未按年度修订,有的领导机构没有调整充实。 (二)宣传和应急演练开展不到位。平甸乡、扬武镇、戛洒镇、老厂乡、平掌乡没有开展山洪灾害或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平掌等少数乡镇防洪避险明白卡还及时没有发放到位,水塘镇部分监测点没有设立警示标志牌。 (三)在建工程安全监管不到位。检查中发现,项目施工场地材料弃碴乱堆乱放现象突出。如:扬武镇阿白则白云石矿生产的弃土弃碴,乱堆乱放情况未整改落实到位。大部分乡村公路建设没有设置弃渣场,全部沿公路倒排,施工现场没有安装警示标牌。如:漠沙镇胜利路、者竜乡竹箐村忙空公路、平掌乡坝博路等施工现场未设立安全生产标识标牌,开挖土方未放置弃土场,全部沿公路倒排。大型公路、铁路虽然设置了弃渣场但仍然没有按要求堆放,大量排放到河道中,阻塞河道,极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灾害。如:平甸乡大戛高速四工段红星隧道入口,无相应的警示标语标识,堆土场无反坡,碴土堆入山箐,有发生泥石流隐患;桂山勒达隧道堆土场存在汛期滑坡泥石流隐患;平甸河大桥施工现场溢洪道泥土未清理干净,主河道被阻塞的泥土未清理。 (四)值班值守不到位、不科学。一是存在值班制度不规范,值班表安排不合理,如:有的乡镇整个汛期只安排4个工作人员分2组轮流值班,每组连续值一个星期的班,容易出现疲劳,影响工作;有的乡镇没有值班驾驶员;漠沙镇汛期值班领导只安排分管防洪避险和水利的领导带班,老厂乡防汛责任库塘行政责任人过于集中,没有分配落实到每位党政班子成员;二是交接班制度不健全,有的交接班人员没有办理交接手续和签字。部分学校周末不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值班室无人值班,存在值班人员擅自离岗现象。三是值班记录不完整,如上级传达的文件和气象等信息没有记录在册,处理情况空缺;四是信息传递不及时,检查中发现,在接到上级降雨信息及其它防汛工作安排后,部分乡镇(街道)只是通过QQ群或微信群将信息逐级下传,但由于基层管理人员中大部分不会使用这些工具或没有信号,信息传达存在盲区。而有些乡镇(街道)直接没有下传,党政办或值班室接到信息后就此搁置。 (五)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村组干部和监测人员对汛期严峻安全形势认识不够,准备不足。部分乡镇(街道)、单位的防汛预案制定、应急队伍组织、应急物资储备没有充分考虑到可能引发的严重自然灾害和次生安全事故,预警和处置措施停留在常规控制层面,没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继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各乡镇(街道)、各单位要结合汛期安全生产特点,继续组织开展汛期安全大检查,督促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防汛领导机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雨前检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的要求,督促各级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对排查的安全隐患要做到整改责任、资金、时限、措施、预案“五落实”。 (二)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各乡镇(街道)、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及时修订和完善防洪、防泥石流等防范自然灾害和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等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及时组织开展针对性应急演练;认真做好抢险救援物资、装备、器材的储备和检查,一旦发生灾害或事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强化体制机制建设和事故救援现场组织领导,做到组织领导有力、救援到位及时、物资装备充足,提高应急响应和抢险救灾处置能力。 (三)畅通信息渠道。各乡镇(街道)、各单位要建立完善汛期雨情、灾情的预警预报体系,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通过手机短信平台等及时通报气象、水文信息,确保相关信息及时、准确传达到村、组和监测点。 (四)加强汛期值班值守。各乡镇(街道)、各单位要认真落实汛期值班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带班、24小时值班制度,发现险情要及时处理和上报信息,采取应急处理措施,防范和降低灾害损失,特别是在可能出现暴雨山洪、泥石流、坍塌垮塌等情况时,要按照“主动避让、提前避让”的原则,提前转移和撤离人员,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