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6月新平县工业经济运行 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稳增长政策措施,围绕全年目标做出系列决策和工作部署,聚力促增长、稳增长、保增长,努力推动工业经济稳增长,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全县1-6月经济运行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一、工业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1-6月,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104亿元,同比增27.9%,其中,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99.6亿元,同比增28.65%,较上年同期的-5.5%提升34.15个百分点;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亿元,同比增11.1%,较上年同期的-0.2%提高11.3个百分点,超过市政府下达10%的目标增速1.1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的特点 1.工业经济小幅波动,单月产值再创新高。1-6月规上产值、增加值增速分别为28.65%、11.1%,虽未能延续3月以来的30%以上和15%左右的高速增长,但仍在高位运行,6月当月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9.96亿元,创2015年以来当月产值最高纪录。

2.经济效益明显好转,企业赢利能力增强。今年上半年,全县规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6.03亿元,增2189%,较上年同期的-2885万元相比,增长6.3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7.2亿元,同比增长63.5%,增幅比去年同期的-2.9%提升66.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8户,比去年同期减少6户,亏损额0.3亿元,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5亿元,同比减79.7%。 3.主导行业稳步提升,骨干企业持续带动。1-6月,受国家去产能、全面取缔“地条钢”等政策的影响,矿冶产业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累计增速较快提升。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产值18.65亿元,同比增22.2%,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产值10.2亿元,同比增58.9%,黑色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产值49.4亿元,同比增28.8%。仙福集团、仙福轧钢、玉溪矿业、大红山矿业共实现产值75.3亿元,拉动经济总量增长23.7个百分点。 4.主导产品价格探涨,产品产量持续增长。从产品价格看,14种产品价格同比均为增长,其中钢坯、钢材平均上涨1500元/吨,铁精矿上涨259元/吨,铜金属含量上涨4477元/吨,但从环比来看,铁精矿、球团矿、耐磨钢球等产品连续三个月价格环比下降,铜金属含量、水泥、钢材价格持续走高但涨幅逐渐收窄,工业产品价格经过去年三季度以来的持续上涨,总体呈现探涨回落态势。从产品产量看,14种主要产品产量“10升4降”,其中增幅较大的产品有橡胶(增长303%)、生活用纸(增长24.98%)、铜金属含量(增长19.22%)等;下降的产品有球团矿(下降28.8%)、食糖(下降9.87%)、线材(下降3.17%)、耐磨材料(下降4.97%)。 5.电力消费增速放缓,工业投资较快增长。1-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力消耗8.95亿度,同比增8.06%,增速较1-5月回落1.3个百分点,6月当月电力消耗1.57亿度,同比增2.4%,较1-5月回落29.3个百分点;1-6月,完成全部工业投资7.35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较一季度的-50.8%提升59.2个百分点,年内首次正增长,其中:完成非电工业投资7.02亿元,同比增长23%,增幅较一季度的-58.6%提升81.6个百分点。 二、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紧盯目标任务及早谋划部署。围绕工业经济增长目标,于年初召开了全县经济稳增长暨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会,对全年工业经济和投资稳增长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谋划工业发展总盘子,细化目标任务分解,夯实工作责任;每月认真落实经济运行研判、预警、应策、推动和问效制度,算好目标任务账、任务支撑账、时序账、差距账,以目标倒逼,对照全年看进度,倒排时间保完成,精准发力、持续跟踪问效,切实做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 二是落实联系服务企业制度。认真落实县级领导联系帮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制度,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深化“一企一策”点对点服务,强化问题清单、责任清单落实,精准帮扶,定期召开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议,及时协调解决企业运行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三是建立重点企业工作台账。抓好全县29户重点企业运行监测工作,密切跟踪重点企业每月经营动态、存在问题,定期发布工业经济运行简讯。每月定期走访重点企业生产一线,深入了解工业企业经济运行情况、企业的实际困难、市场运行中的矛盾问题,掌握企业对政府部门的意见建议和诉求,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四是编制重点工业投资项目推进清单。强化项目跟踪管理和协调服务,实时了解项目建设情况,紧盯目标任务,将全年工业投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个具体项目上,按月倒排项目建设及投资计划进度。加强重点项目工作统筹,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建设,积极跟进大红山铁矿400万t/a二期采矿工程、二道河矿段100万t/a采选工程等重点项目,提速在建项目工业投资进程。 五是强化工作措施推动。制定了工业纳规工作方案、工业攻坚方案,草拟并提请政府出台《新平县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新平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转贷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等系列政策,修改完善县级稳增长政策及产业扶持政策,夯实工业经济、民营经济的政策基础。同时,组织企业参加银政企座谈会,并向金融部门积极推介项目,加强与银企协调,积极推进过桥资金业务,破解融资难题。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结构性矛盾难以改变。工业产业内部结构单一,矿冶产业“独大”的局面难以改变,工业总量仍然依靠两矿两公司来支撑,四户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73%,但由于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行业增加值率低,加上价格指数上涨,仙福集团增加值可比价增速依旧为负增长,仙福轧钢可比价增速在4%左右,支撑能力明显减弱;增加值率相对较高的矿采选业受计划调控、产能受限等因素影响,进一步增长的空间受限。非矿冶工业企业规模较小,发展不快,增速不高,虽然上半年以来均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但对工业的拉动作用不大。 (二)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困难。新增规上企业拉动不足,2016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户,其中,无上年同期数的新建企业4户,有上年同期数的纳规企业5户,1-6月产值增量仅为0.35亿元,仅拉动产值增长1.5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还没有新纳规企业,虽然年内计划纳规5户,但大唐新能源和风之子风电还处于产能形成阶段,能形成的工业增量较小,预计10月才能纳规,其余企业预计年底纳规,预计新增企业对工业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不强。 (三)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弱。农副食品加工企业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存在抵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经营发展不稳定等问题。农副食品加工类规上工业企业12户,占规上企业总数的41.4%,但到6月份,产值不达2000万元的企业有8户,还有3户没有产值产出,受今年雨水不均等因素影响,农副食品类产品预计采收期产值不高,短期内难以形成较大支撑。 (四)工业发展后劲薄弱。成长性好、带动性强、效益明显的工业项目少,重大工业项目支撑不足,目前在库及预计年内入库非电工业项目单体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仅有5个;受宏观经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市场有效需求不旺,投资回报预期不明,项目业主投资意愿和动力严重不足,推动项目的主动性不够。今年新开工项目仅有9个,上半年投产的项目5个,年内计划投产的项目10个,加之大红山铁矿400万t/a二期采矿工程等重大项目投资放缓,后续增长薄弱。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是全力协调帮扶,破解发展难题。及时传达国家、省、市、县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让符合条件的企业能够用好、用足政策;积极引导和扶持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进一步强化协调服务工作,协调组织银企对接,充分调动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帮助企业解决流动资金和项目资金短缺等困难,积极协调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对接、上下游产业和企业之间的对接,鼓励抱团发展,合作共赢。 二是围绕开工竣工,推动项目建设。重点围绕仙福公司制氧站及20MW烧结余热发电站、品益生物公司生物提取、金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铷铯高纯提取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土地供应偏紧、环保审批严、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等困难和问题;注重引入优质大项目,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发展新动能,鼓励加大技改投入,加快推进仙福公司结构调整、产能置换和改造提升等前期准备工作,快速提升市场竞争力;支持企业集中精力抓开工、抓进度、扩营销,推进项目投产见效,加速项目从资金向生产力的转换进度。 三是培育小微企业,积蓄后备力量。小微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工业发展的潜力所在,要进一步优化小微企业经营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定完善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加强工业纳规工作,尽早将有潜力的企业纳规入统,壮大经济总量。鼓励骨干企业上台阶,充分挖掘现有企业发展潜力,积极培育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四是加强运行监测,确保工业稳增长。加大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密度和强度,对照全年目标任务、支撑计划做好运行监测。实行每月月中预测和次月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促进企业产能有效发挥。强化运行调度,围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的目标任务,突出抓好新增长点跟踪服务工作,进一步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完成。加强与统计等部门的衔接协调,做好指标情况预警,畅通信息沟通渠道,提高运行监测质量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