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资金问题目前成为中小企业最大的难题之一,面对眼前的融资资金难问题,中小企业的生存更离不开国家财政和金融机构的大力扶持。今年来,新平县工业科技和信息化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采取银企交流合作,做好资金放贷评估,简化程序等措施,全力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一、工作情况 积极抓好新平县2017年出台《新平县工业企业转贷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政策的落实,统筹安排5000万元财政资金作为应急转贷资金,为县域内企业提供银行到期贷款调头,减轻企业续贷压力,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2019年6月底,共为28户企业调头银行到期贷款共计14000万元,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约400万元。组织召开银政企座谈会,为银企搭建合作平台,鼓励金融机构进一步创新信贷业务和抵(质)押方式,简化贷款审批手续,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利率,为民营企业及中小微企业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确保对民营企业及中小微企业贷款的增速高于当年全部贷款平均增速。 二、存在问题 (一)县属融资担保机构力量薄弱。融资担保公司、小额信贷公司较少,全县除县属国有担保公司外,其他私营担保公司和小额信贷公司较少且担保和放贷能力小,无法满足县域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二)企业抵押能力和信用水平制约。企业抵押能力和信用水平等因素影响,企业难以再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由于大部分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规模小,自有资金较少,大部分企业都贷有银行流动资金贷款,自有的抵押物已向银行抵押,由于没有反担保物也很难从担保公司获得再担保,加之部分企业不重视企业和法人信用记录,过去发生过不良记录,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支持。 (三)部分银行存在压贷、抽贷现象。部分银行在企业急需资金时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雪上加霜,银行在收回贷款后以各种理由拒绝再放贷。银行贷款期限短,增加企业融资成本。当前,银行向企业发放的贷款都为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由于期限较短,投入的贷款资金还尚未发挥效益,银行就开始催收贷款,如果企业申请续贷,必须还旧贷新,如果企业没有自有资金进行银行贷款调头,向社会融资调头的成本较高,严重增加的企业融资成本。 (四)扶持政策落地慢落实难。近年来,中央、省、市相继出台支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很多,政务环境、法治环境、服务环境等明显改善,但我县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氛围、环境还不够,中央、省和市出台的政策落实难。有些乡镇和部门对民营经济发展和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重视不够,主体责任压得不实,对企业的土地审批、流动资金紧张等棘手问题怕担责任,不敢作为。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融资担保机构力量。一是安排专项资金。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二是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各级人民政府出资设立的各类产业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应当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和专业管理的原则,用于引导和带动社会资金支持高成长、初创期中小企业,促进创业创新。三是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鼓励社会资本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鼓励保险机构建立符合中小企业发展特点的保险服务体系,开展贷款保证保险、保单质押贷款、信用保险项下融资业务等更灵活的贷款保证保险业务,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增信支持。 (二)提升企业抵押能力和信用水平。强化协调服务,支持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组织召开银政企担座谈会,搭建合作平台,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融资的相关政策。 (三)压实银行放贷责任。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完善服务中小企业的组织体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完善内部考核激励机制,落实授信尽职免责制度;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授信制度和信贷流程,创新信贷产品,增加信贷投入,优化服务方式。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增加中小企业融资供给,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逐步提高信用贷款、首次贷款和无还本续贷的规模和比例。 (四)强化扶持政策力度。加强相关政策落实责任分解,由政府领导牵头,细化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主要领导、每一个科室及相关责任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分析研究遇到的困难及问题,提出相关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确保一项政策落地落实落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