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化”、“一表”,提升绩效考核质效 为着力破解考核内容难量化、考核成绩难服众、考核结果作用低“三大难题”,新平县审计局通过对象“差异化”、内容“清单化”、业绩“数字化”、过程“公开化”、结果“链接化”和一张“考核表”,实现绩效考核“晒作风”、“晒履职”、“晒标杆”,为新时代新征程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对象“差异化”,推动行行出状元。对考核对象实行精准分类,靶向定标、因人制宜,区分综合部门人员、审计人员岗位职责,制定公共目标和职能目标,从执行力、审计纪律、学习教育等方面考核全体职工工作作风,从审计项目数量、问题线索移送、计算机应用、收缴资金等方面考核审计人员审计成果,从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后勤保障等方面考核综合部门人员业绩,并针对驾驶员、人事专干、出纳会计等特殊岗位设置加扣分项,确保不同岗位业绩都被“看到”,不同干部职工都能“出彩”。 内容“清单化”,明确目标夯责任。按照“三定”方案中所设的职责内容,结合上级审计机关对县级审计机关考评指标、新平县综合绩效考评指标及优秀审计项目评分标准,制定45项考核指标,并根据指标难易程度和在各项考评中所占分值,设定基础分。对指标实行条目式分解、清单化列项,形成权责明晰、一目了然的任务清单,明确未完成每项任务的扣分值。通过列明绩效考核“考了什么”,清楚干部职工“干了什么”。 过程“公开化”,营造氛围显公平。干部职工次年2月底前填写个人《综合目标考核表》,根据考核指标任务清单逐一填报年度完成情况,审计组长、股室负责人、分管领导层层审核把关后报考核小组。考核小组根据填报内容进行督查,并将所有人员《综合目标考核表》进行公示,接受职工间相互监督。同时,根据考核分数高低进行排名并公示,让干部职工随时了解自身工作情况及差距,主动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结果“链接化”,激励干部干事业。构建科学的考核结果运用机制,将绩效考核结果与奖励惩戒、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评优评先、教育培训工作紧密结合,闭环干部“选育管用”,更好释放绩效考核的“生命力”。以绩效考核排名确定优秀公务员、优秀事业人员人选;以绩效考核分数区分综合考核奖发放档次;以绩效考核成绩作为事业人员聘用依据;以绩效考核结果实行末位警示。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针对性开展青年读书班、审计讲堂等学习培训,推进审计队伍建设。 业绩“数字化”,“一张表”推动绩效考核便捷高效。将每项考核指标以数字进行量化,运用vb编写程序,实现表格根据设置条件自动计算各模块分值,干部职工仅需填写完成次数、金额等就能直接得出分数。通过横向对比不同板块干部职工分数情况,掌握每位职工工作进展情况,长处和短板,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安排审计项目、进行任务分工和分类分层培养干部明确方向;通过对比各模块单位总分值,掌握单位弱项,下一年度考核增加弱项分值占比,鼓励职工针对弱项工作改进创新,变弱项为强项。  通过抓实绩效考核,新平县审计局近三年1个项目获得全市全省全国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第一名,1个大数据审计项目获评全省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第一名,并获得“清廉机关”“四强”党支部“模范机关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下一步,新平县审计局将积极探索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优化结果运用工作,推进靶向治疗,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统筹安排各项工作,促进工作项目化、项目指标化、指标责任化,进一步激发审计队伍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队伍。
(新平县审计局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