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沙镇曼勒社区充分利用大棚的条件优势,积极发展温室经济,按照“稻-菜-稻”的水旱轮作种植模式,继大棚种植苦瓜后,在蔬菜大棚里轮作水稻,该种植模式在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大幅提升农产品品质,实现农作物的增产增收、“一地多收”。历时三个月,曼勒社区农业生产基地上种植的水稻迎来大丰收,村集体经济增收又添“新路子”。 
走进曼勒社区农业生产基地大棚,满目金黄、稻香四溢、稻穗沉甸,2台收谷机正在温室大棚里面来回穿梭,高效地将连片金黄水稻尽收“囊中”,水稻脱粒、秸秆粉碎、种子装车一气呵成,转眼间就完成7亩水稻的收割,水稻产量预计达600斤/亩。 
据悉,大棚种植水稻,为水稻生长提供一个半封闭的环境,通过精准控制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等条件,有效减少病虫害,为稻谷生长提供有利的环境。同时,有效缩短水稻生长周期,让水稻米粒饱满、色泽鲜亮,口感更佳,实现质量产量双提升,助力生产绿色、生态、有机、安全的农作物。 

漠沙镇始终把粮食安全摆在重要位置高位推进,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曼勒社区创新种植大棚水稻的成功经验做法,为夯实全镇粮食安全根基、增强农户种植信心提供有力保障。下一步,漠沙镇将继续推广和完善大棚种植技术,鼓励各村(社区)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基础,带领一方群众实现增收致富,护住“米袋子”,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