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关于2021年9月18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来源: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 时间:2021-09-18 10:09   点击率:1112打印】【关闭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联系电话:0877-7015299(新平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窗口)、0877-6182625(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行政审批股)

    真:0877-7019286

通讯地址:新平县桂山街道平山路33号(新平县人民政府第二办公区8楼)

    编:653499

公示时限:2021918925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评类型

环评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新平县厨余垃圾末端处理项目

新平县污水处理厂北侧

新平县彝族傣族自治县城市管理局

环境影响报告

云南蔚来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项目于2021514取得新平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新平县厨余垃圾末端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新发改投资[202147号),建设性质为新建。主要建设内容:规划总占地面积为3327.95m2(约5.0亩),总建筑面积为999.0m2。主要建设内容:垃圾处理车间、门卫、辅助用房及配套设施等。建设完成后餐厨垃圾处理规模20t/d7300t/a项目总投资1340.2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07.21万元,占总投资的8.0%

一、主要环境影响

(一)施工期

1、废气

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施工场地扬尘及粉尘、施工机械废气和少量的装修废气,项目扬尘通过洒水降尘、施工现场硬质围挡、进出道路地面进行硬化、物料加盖篷布、物料密闭运输、出入口处设置车辆清洗装置等措施;燃油废气通过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修,降低机械故障率;装修废气产生量少经自然扩散。经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施工废气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2、废水

施工期废水主要为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冲洗废水、建筑施工废水、地表雨水径流以及施工人员生活产生的清洁废水。产生的废气及地表雨水径流通过设置临时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施工过程和场地、进场道路洒水抑尘,不外排。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3、噪声

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为施工机械噪声和运输车辆噪声,施工过程中通过合理布局、禁止夜间施工,合理安排运输路线,运输车辆减速慢行等措施进行控制,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后,能有效降低项目施工期噪声对外环境特别是周边保护目标的影响,而且施工期是短暂的,施工期结束,所产生的噪声影响也将消失。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4、固废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于开挖土石方、建筑垃圾以及少量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土石方全部用于回填无废弃土方产生;建筑垃圾能回收利用的尽量回收,不能回收的统一收集后统一收集后按照园区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处置;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施工期固废能够100%合理处置。

5、生态影响

本项目位于工业园区范围内,属于工业用地,现有场地内目前为空地,区域零星分布有农作物,主要为玉米等。项目厂址及周围无国家级和省级珍稀濒危保护动植物,区域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生物物种较少,生物多样性差。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二)运营期

1、废气

项目废气主要为餐餐厨垃圾收运过程及处理车间(包括接收系统、预处理系统、好氧发酵系统)产生的恶臭气体、污水处理站恶臭以及污水处理站污泥“脱水+干化”处理过程产生的无组织恶臭、厨房油烟。

①项目运营期产生的皮带输送、分拣破碎挤干过程产生的废气经2个集气罩收集、发酵罐产生的废气通过管道收集,其余工段(卸料区、破碎、分拣等)产生的无组织废气通过处理车间顶部负压收集系统收集后,汇同通过管道收集到的污水处理站废气进入终端废气处理系统“喷淋塔+气雾动态离机+UV光氧催化”处理后由1个离地面15m高的排气口(DA001)排放。项目排放的有组织H2SNH3均能够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②项目收集仓、集水池均为封闭式,产生的无组织废气通过定期维护设备,加强管理,项目无组织废气能够实现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③根据估算模式的估算结果,正常排放情况下,项目排放的各项大气污染物在敏感点落地浓度小,均能够达到相关质量标准限值要求,对周围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较小。

④项目非正常情况下,H2SNH3最大落地浓度有一定幅度的增加,因此,项目运营期,必须确保各废气治理设施正常运转,确保按设计的处理效率运行,保证达标排放,杜绝非正常排放。

⑤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01-91)计算,以项目厂界为边界,设置50m卫生防护距离,本环评要求:本项目防护距离之内不得新建民用建筑和食品、医药等对大气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企业。

厨房油烟设置抽油烟机抽排至屋顶排放

本项目在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后,运营期排放的废气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

2、废水

本项目废水主要为产生的生产废水主要为喷淋塔废水、垃圾淋出液、车辆清洗废水、地面清洁废水、设备冲洗废水、MBR膜及反渗透膜清洗废水及员工生活污水

项目设置雨污分流系统,产生的生产废水(包含喷淋塔废水、垃圾淋出液、车辆清洗废水、地面清洁废水、设备冲洗废水)及膜清洗废水、反渗透浓水经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为“除臭调节池(除臭)+隔油联通槽+序批反应槽(脱色、絮凝破乳)+固液分离设备+曝气槽+2MBR+反渗透膜”)处理;生活污水经隔油池、化粪池处理。经处理的生产、生活废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1B级标准值,COD、总磷、总氮满足新平县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设计标准要求,排入园区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新平县污水处理厂处理。对周围环境影响小。

3、噪声

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设备噪声及运输车辆交通噪声,经基础减震、厂房隔声风机安装消声器和距离衰减后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

分拣固废、污水处理站污泥经“脱水+干化”、含油抹布手套与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清运至新平县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废液压油、废导热油属于危险废物,收集后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定期委托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置;MBR膜及反渗透膜组块由厂家维护及更换,不在项目区内暂存及拆解。项目固体废弃物能够得到妥善的处置,处置率为100%,因此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二、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

1、废气防治措施

1)建筑施工现场100%围挡:施工现场应设置稳固、整齐、美观并符合安全标准要求的连续封闭式围挡;围挡底部应设置30厘米防溢座,防止泥浆外漏;施工围挡必须设置不低于2.5米的围挡。

2)物料堆放100%覆盖:施工现场建筑材料、构配件、施工设备等应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确定的位置放置,对渣土、水泥等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应严密遮盖或存放库房内;专门设置集中堆放建筑垃圾、渣土的场地;不能按时完成清运的,应及时覆盖。

3)出入车辆100%冲洗:施工现场的出入口均应设置车辆冲洗台,四周设置排水沟,上盖钢篦,设置两级沉淀池,排水沟与沉淀池相连,沉淀池大小应满足冲洗要求;配备高压冲洗设备或设置自动冲洗台;应配备保洁员负责车辆、进出道路的冲洗、清扫和保洁工作;运输车出场前应冲洗干净确保车轮、车身不带泥;应建立车辆冲洗台账;不具备设置冲洗台条件的,在工地出入口采取铺设麻袋、安排保洁人员及时清理等措施。

4)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施工现场出入口、操作场地、材料堆场、生活区、场内道路等应采取铺设钢板、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或焦渣、细石或其它功能相当的材料进行硬化,并辅以洒水、喷洒抑尘剂等其他有效的防尘措施,保证不扬尘、不泥泞;场地硬化的强度、厚度、宽度应满足安全通行卫生保洁的需要。

5)拆迁工地100%湿法作业:施工现场存在土方挖运、回填的全过程100%洒水抑尘,进行湿法作业并结合喷淋系统。

6)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进出工地车辆应采取密闭车斗,并保证物料不遗撒外漏。若无密闭车斗,物料、垃圾、渣土的装载与车厢持平,不得超高;车斗应用苫布盖严、捆实,车厢左右侧各三竖道,车后十字交叉并收紧,保证物料、垃圾、渣土等不露出、不遗撒。车辆运输不得超过车辆荷载,不得私自加装、改装车辆槽帮。

2、废水防治措施

1)项目施工区应设置临时排水沟、临时沉淀池(总容积不小于10m3)等,产生的施工人员清洁废水、施工废水、机械和车辆冲洗废水、暴雨径流等经设置的沉淀池集中收集后回用于施工过程和场地、进场道路洒水抑尘。

2)建议将各种建筑材料适量堆存,减少存放时间,对临时堆放点加篷覆盖,在外围设置截水沟,防止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

3)遇逢雨天会产生的基坑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作项目场地降尘用水或抽至周边雨水沟排放。

4)加强管理,施工期废水不得排入周围的地表水体。

5)禁止向项目南面198m处的平甸河倾倒建筑垃圾。

6)合理安排工期,避免在雨天进行土方作业。

7)注意施工期节约用水,减少废水的产生,暴雨期间停止施工,合理安排施工期。

3、噪声防治措施

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项目施工过程中禁止在12时至14时、22时至次日6时进行建筑施工作业,因混凝土浇灌、桩基冲孔、钻孔桩成型等连续作业必须进行夜间施工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三日持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证明,到所在地的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并在施工地点以书面形式向附近居民公告。

2)合理布局施工场地

3)降低设备声级

4)降低人为噪音

4、固废防治措施

1)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土石方全回填于项目区,不外排。

2)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应集中收集后尽量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部分建筑弃渣统一收集后按照园区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处置。

3)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

(二)运营期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项目运营期产生的皮带输送、分拣破碎挤干过程产生的废气经2个集气罩收集、发酵罐产生的废气通过管道收集,其余工段(卸料区、破碎、分拣等)产生的无组织废气通过处理车间顶部负压收集系统收集后,汇同通过管道收集到的污水处理站废气进入终端废气处理系统“喷淋塔+气雾动态离机+UV光氧催化”处理后由1个离地面15m高的排气口(DA001)排放。

2)项目收集仓、集水池均为封闭式,产生的无组织废气通过定期维护设备,加强管理。

3)以项目厂界为边界,设置50m卫生防护距离,本环评要求:本项目防护距离之内不得新建民用建筑和食品、医药等对大气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企业。

4厨房油烟设置抽油烟机抽排至屋顶排放

2、水污染防治措施

产生的生产废水(包含喷淋塔废水、垃圾淋出液、车辆清洗废水、地面清洁废水、设备冲洗废水)及膜清洗废水、反渗透浓水经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为“除臭调节池(除臭)+隔油联通槽+序批反应槽(脱色、絮凝破乳)+固液分离设备+曝气槽+2MBR+反渗透膜”)处理;生活污水经隔油池、化粪池处理。经处理的生产、生活废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1B级标准值,COD、总磷、总氮满足新平县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设计标准要求,排入园区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新平县污水处理厂处理。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厂房隔声;

2)强制通风系统设置消声器,各类风机安装减振垫及消声器并设置于处理车间内;

3)污水处理站使用的空压机设置独立的空压机房,并在气通道上安装消声器。

4、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1)分拣固废设置垃圾桶集中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清运至新平县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

2)污水处理站污泥经“脱水+干化”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外运至新平县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

3)废液压油、废导热油属于危险废物,收集后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定期委托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置;

4)含油抹布手套与生活垃圾一并交城市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5MBR膜及反渗透膜组块由厂家维护及更换,不在项目区内暂存及拆解。

6)生活垃圾设置移动式带盖垃圾桶分类集中收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5、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1)源头控制

①提高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减少污染物产生量;

②定期(1/年)检查各车间地面、管道、收集池、污水处理站、危险废物、油脂储罐的破损情况,对破损部位及时进行修补;

③危险废物暂存间按照规范四周设置有导流沟并设置有事故应急池,当危险废物暂存间储存的废液压油发生泄漏时,可将泄漏的废液压油及废导热油引至事故应急池内储存,将污染物将污染物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限度;

④设置1个备用油脂罐,且油脂储罐四周设置围堰,围堰包揽容积应不小于5m3,并对储罐区及围堰做一般防渗处理;

⑤运行过程中,加强污废水、固废的收集管理,采取分类贮存措施严禁一般固废与危险废物混合贮存。

2)分区防渗

①重点污染防治区主要包括预处理区、油脂储罐区、危险废物暂存间、污水处理站、事故应急池,其中危险废物暂存间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设置;污水处理站、事故应急池防渗效果达到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Mb6m,渗透系数K1.0×10-7cm/s

②一般防渗区处理车间、化粪池、隔油池,防渗效果达到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Mb1.5m,渗透系数K1.0×10-7cm/s的要求

(3)跟踪监测:设置1个地下水跟踪监测井。

6风险防范措施

1)油脂储罐设置1个备用储罐;

2)油脂储罐区设置围堰,围堰包揽的容积不小于5m3

3事故应急池,1个,容积不小于250m3,主要用于收集事故废水;

4针对厂区环境风险事故制定应急预案并报相关部门备案。


上一篇: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关于2021年9月26日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决定的公告
下一篇: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关于2021年9月14日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决定的公告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