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关于2022年9月7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来源: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 时间:2022-09-07 10:09   点击率:787打印】【关闭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联系电话: 0877-6182625  (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行政审批与生态监测股)

    真:0877-7019286

通讯地址:新平县桂山街道平山路33号(新平县人民政府第二办公区8楼)

    编:653499

公示时限:20229714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评类型

环评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新平县大开门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杨武镇大开门社七公里小组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戛洒镇分公司

环境影响报告表

云南清蓝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拟建于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杨武镇大开门社七公里小组。项目于 202238日在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云南)完成备案,并取得了《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备案证》(新发改投资备案〔202224号,备案代码为:2203-530427-04-01-958222。建设性质为新建。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规划占地面积9640.4㎡,总建筑面积1000㎡,场地内原有一栋砖瓦房屋保留,作为项目养护室、实验室及仓库使用,新建原料仓库、1条混凝土生产线(包括料斗及物料输送带、搅拌主机楼、粉料筒仓等)、办公生活区、供水、供电设施等,建成后年产20万立方米/年商品混凝土。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65.1万元,占总投资6.51%

 

一、主要环境影响

(一)施工期

1、废气

项目废气防治措施主要是针对施工扬尘的一个抑制产生及产生后的降尘措施,在采取环评提出的措施后(1)施工场地每天定时洒水,有效防止扬尘产生,在旱季风大时,应加大洒水量及洒水频次。(2)在施工过程中,作业场地应布置临时围挡、围墙等设施以减少粉尘扩散。(3)尽量避免在大风天气下进行施工作业。(4)材料、临时土方堆场进行遮盖并设置防护措施,加强临时土方的洒水降尘工作,防止大量扬尘产生。(5)加强施工现场运输车辆管理。在项目范围内运输的车辆必须车身整洁,卸载车厢完好,装载货物堆码整齐,不得污染道路。

项目施工期场界扬尘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项目施工期废气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是可以接受的。

2、废水

项目施工期产生废水主要包括厂区地面硬化阶段混凝土养护排水、各种运输车辆冲洗水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均为附近的施工队伍,不设置施工营地,生活污水主要为洗手废水。项目针对施工废水采取以下措施:混凝土养护排水、各种运输车辆冲洗水及施工人员少量清洗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

综上,项目施工期废水防治措施是可行的,在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施工期废水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是可以接受的。

3、噪声

项目施工过程中噪声影响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运行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为了减少对施工期间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采取以下措施:(1)选用低噪声设备,施工设备定期进行维护保养,避免因设备故障产生高噪声的现象,同时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机械;(2)合理布局施工设备,在不影响施工的情况下将噪声设备尽量不集中安排;(3)合理布置施工作业面和安排施工时间,禁止昼间12:0014:00及夜间22:00~次日6:00进行施工;(4)应强化行车管理制度,运输车辆限速行驶,保证场内运输畅通,减少噪声对周围保护目标的影响。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以减轻噪声对其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期噪声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暂时、短期的行为,随着施工结束,施工噪声的影响将消失。因此,在严格采取以上措施后,可将施工噪声影响降到最低程度项目周边50m范围内不存在敏感的保护目标,本项目施工噪声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施工噪声影响是暂时的、局部的,随着施工结束影响将消失。

4、固废

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和施工建筑垃圾。

综上所述,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均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且项目施工期较短,施工期的影响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除,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因此,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防治措施可行。

5、生态影响

项目厂址及周围生物多样性较差,调查范围内未发现珍稀濒危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云南省级保护植物及地方狭域种类分布,不涉及依据法律法规、政策等规范性文件划定或确认的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世界自然遗产、生态保护红线等区域;重要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栖息地,重要水生生物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迁徙鸟类的重要繁殖地、停歇地、越冬地以及野生动物迁徙通道等等生态敏感区。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二)运营期

1、废气

项目筒仓产生的粉尘通过配套的布袋除尘器(4台,去除率99.7%)除尘后达到《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中表1现有与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后通过筒仓呼吸口有组织排放项目通过对搅拌站全封闭同时设置脉冲布袋除尘器(1台,去除率99.7%);原料仓库设置为全封闭结构(三面设置彩钢瓦围挡,顶部设置彩钢瓦顶棚),仓库顶部设置喷淋系统;储料仓下方(即落料至输送皮带处)设有洒水降尘装置,输送皮带设置为半封闭式,同时设置2台雾炮机;厂区进场道路硬化处置,沿道路设置旋转洒水喷头+管道,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厂界无组织排放粉尘能满足《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中表3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限值中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浓度监控限值。项目废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2、废水

项目生产废水(搅拌机清洗废水、混凝土运输车辆冲洗废水、实验室仪器清洗废水排入二级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混凝土搅拌过程,不外排;初期雨水设置1个容积为150m3的雨水收集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混凝土搅拌过程,不外排。食堂废水经10.5m3经隔油池预处理后与生活废水排入厂区容积3m3化粪池预处理,经自建一体化污水处理站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城市绿化标准后回用于厂区内绿化用水。项目废水对周围地表水环境影响不大。

3、噪声

根据环评预测结果可知,项目建成后,昼间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对声环境影响较小。

项目正常情况下夜间不进行生产,但在特殊情况下夜间也需要生产,夜间生产噪声不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对声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建设单位应在开始连续生产前三日内报请当地环保局批准,并向生产区周围的居民或单位发布公告,以征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根据调查,项目50m范围内无声环境保护目标,对敏感目标影响较小。

项目砂、石等骨料、混凝土运输过程中,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会对途经的村庄造成影响,为此建设单位应加强运输车辆司机的管理及环保意识的培训,在途经村庄时减速慢行,禁止鸣笛,同时应避免在夜间进行运输,降低运输车辆噪声对村庄的影响。综上,项目运营期间产生的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

项目运营期固体废物有除尘器除尘灰、罐车残留废料、搅拌主机残留废料、实验室固废、沉淀池底部砂石、废机油、化粪池污泥、生活垃圾和食堂垃圾等。除尘器除尘灰、沉淀池底部砂石,定期清理收集后作为原料重新进入搅拌机用于生产。罐车残留废料、搅拌主机残留废料经砂石分离机处理后回用于生产。实验室固废、过期混凝土统一收集暂存后定期运至周边建筑工地内用于地面填铺使用。职工生活垃圾通过垃圾桶集中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置;隔油池、化粪池污泥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掏、清运处置;废矿物油(废机油)为危险废物,暂存于危废暂存间,之后委托有资质单位清运处置;项目在采取环评所提措施后,固体废物均得到有效处置,处置率100%,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二、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

1、废气防治措施

1)施工场地每天定时洒水,有效防止扬尘产生,在旱季风大时,应加大洒水量及洒水频次。(2)在施工过程中,作业场地应布置临时围挡、围墙等设施以减少粉尘扩散。(3)尽量避免在大风天气下进行施工作业。(4)材料、临时土方堆场进行遮盖并设置防护措施,加强临时土方的洒水降尘工作,防止大量扬尘产生。(5)加强施工现场运输车辆管理。在项目范围内运输的车辆必须车身整洁,卸载车厢完好,装载货物堆码整齐,不得污染道路

2、废水防治措施

在施工场地设置一个的临时沉淀池沉淀施工废水和少量生活废水,沉淀后用于施工场地晴天洒水降尘。

3、噪声防治措施

1)选用低噪声设备,施工设备定期进行维护保养,避免因设备故障产生高噪声的现象,同时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机械;(2)合理布局施工设备,在不影响施工的情况下将噪声设备尽量不集中安排;(3)合理布置施工作业面和安排施工时间,禁止昼间12:0014:00及夜间22:00~次日6:00进行施工;(4)应强化行车管理制度,运输车辆限速行驶,保证场内运输畅通,减少噪声对周围保护目标的影响

4、固废防治措施

①建筑垃圾由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规范运输,不能随路洒落,不能随意倾倒堆放建筑垃圾,及时清理和搬运至规定的指定地点,且严禁排入附近内河水体。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运多余或废弃的建筑材料及建筑垃圾。

②包装废弃物应统一收集后出售废品回收站处理。

③生活垃圾禁止随意堆弃,统一收集后,自行清运至杨武大开门生活垃圾集中处置点处置。

(二)运营期

1、废气防治措施:

①原料仓库设置为全封闭结构(三面设置彩钢瓦围挡,顶部设置彩钢瓦顶棚),仓库顶部设置洒水管道,综合抑尘效率约90%

②筒仓共设布袋除尘器4套,布袋除尘效率可以达99.7%

③主机楼全封闭,并设置1套脉冲布袋除尘器,处理率效率99.7%

④储料仓下方(即落料至输送皮带处)设有洒水降尘装置,输送皮带设置为半封闭式,抑尘效率约90%;同时设置2台雾炮进行喷雾降尘,抑尘效率约80%

⑤道路硬化、及时清扫、设置旋转喷头洒水等,综合抑尘效率约80%

⑥食堂设置1套油烟净化系统。

2、废水防治措施

①项目设置一个容积为120m3的二级沉淀池(一级沉淀池容积60m3,二级沉淀池60m3)收集处理搅拌机清洗废水、混凝土运输车辆清洗废水及实验室仪器清洗废水。

②设置一个150m3初期雨水收集池,收集处理初期雨水。

③设置1个容积不低于0.5m3隔油池;1个容积3m3化粪池;处理规模为2m3/d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站配套蓄水池,容积不低于15m3

3、噪声防治措施

加强维护、保养,安装减震垫,厂房隔声;限速行驶、禁止鸣笛等。

4、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罐车残留废料、搅拌主机残留废料经砂石分离机处理后回用于生产。

实验室固废、过期混凝土统一收集暂存后定期运至周边建筑工地内用于地面填铺使用。

职工生活垃圾通过垃圾桶集中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置;隔油池、化粪池污泥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掏、清运处置;

废矿物油(废机油),为危险废物,暂存于危废暂存间,之后委托有资质单位清运处置。


上一篇:新平县县城市政和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信息公示
下一篇: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关于2022年9月6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