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环境影响 (一)施工期 1、废气 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 2、废水 废水包括施工人员生活清洗废水。 3、噪声 噪声主要有运输交通噪声、设备安装噪声、建筑噪声。 4、固体废物 施工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设备包装废弃物、建筑垃圾、生活垃圾。 (二)运营期 1、废气 运营期项目生产废气主要为运输车辆产生的运输扬尘和装卸过程中产生的装卸扬尘。 2、废水 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无生产废水产生,无废水外排。 3、噪声 本项目噪声源主要是运输车辆、行车及叉车对危废进行运输和装卸中产生的作业噪声。本项目夜间不生产,根据预测结果可知:本项目生产设备噪声经距离衰减后,能够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限值(即昼间≤65dB(A))。叠加背景值后,噪声仍然能达标,且本项目距离仙福公司厂界最近的距离约为350m,通过距离衰减后,对厂界的贡献值更低。项目产生的噪声对周围声环境影响不大。 4、固废 运行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设置带盖垃圾桶收集后并入仙福公司一起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二、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 1、废气 (1)加强施工现场运输车辆管理。驶入工地的运输车辆必须车身整洁,装载车厢完好,装载货物堆码整齐,不得污染道路,限制车速,严禁超高、超载运输,运输车辆经过居民区时应减速慢行,减少车辆行驶引起的道路扬尘。 (2)对建筑垃圾应及时处理、清运、以减少占地,防止粉尘污染,改善施工场地的环境。 (3)专人负责施工场地和车辆的清洁打扫,保证施工场地和道路的清洁。 项目施工期经采取以上措施后,废气可以得到有效管控,对周围环境影响小,措施可行。 2、废水 施工人员清洗废水,依托仙福公司现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会用,无废水外排,对周边水环境影响小,措施可行。 3、噪声 (1)避免多个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 (2)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安装减震设施,源强可降低 2~3dB(A)。 (3)运输车应保持低速匀速行驶,以降低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合理安排高噪声设备施工时间,禁止在中午(12:00~14:00)和夜间(22:00~次日 6:00)施工。 (5)加强管理,降低人为噪声影响,按操作规范操作机械设备,减少碰撞噪声,对工人进行环保方面的教育,做到文明作业,减少作业噪声。 项目施工期经采取以上措施后,噪声可以得到有效管控,对周围环境影响小,措施可行。 4、固体废物 (1)施工期间的设备包装废弃物(废纸、废塑料等)能够回收利用的进行回用或外售至废品回收站,不能回用的与生活垃圾一并处理。 (2)施工期间产生的建筑垃圾由工程承包方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3)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设置带盖垃圾桶进行集中收集,并入仙福公司垃圾收集系统一起清运处置。 5、环境风险 本项目为固体危险废物贮存项目,危险废物统一袋装储存运输,委托有资质通过专用运输车运至本项目危险废物贮存内暂存,达到指定数量通过专用运输车运至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鉴于本项目仅对固态危废进行暂存,具有易燃易爆、放射性、感染性、挥发性以及液态的危废禁止入厂暂存,从源头上对入厂危废种类进行了控制,因此本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发生火灾、泄漏、爆炸的可能性极小,本项目环境风险可控。 (二)运营期 1、废气 本项目仓库顶部及三面均采用彩钢瓦封闭,且在物料装卸时,车间外安排洒水降尘。 2、废水 本项目劳动定员由仙福公司内抽调,不新增劳动定员,全厂生活用水量及废水量不变,生活污水经现有化粪池收集预处理后排入现有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于绿化。降尘用水蒸发,无废水产生。 3、噪声 本项目噪声源均为间歇性、流动声源,通过距离厂房隔声、距离衰减进行控制。 4、固废 本项目生活垃圾设置带盖垃圾桶收集后并入仙福公司一起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5、环境风险 (1)危险废物运输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本项目的危险废物运输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企业委托具有运输资质的专业运输单位进行运输,运输单位有义务降低或消除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隐患。 ①驾驶危废运输车辆的驾驶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经过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培训并合格,工作态度认真负责,技术熟练,熟悉道路情况。应做到严格遵守交通、消防、治安等相关法规。具备一定的对所运危险货物实施应急处理的知识和能力 ②执行危险废物运输任务的车辆必须满足性能状况良好,车容整洁、车厢内清洁干燥,并严格按要求配备和使用了合格的安全、消防等应急防护器材。 ③危险废物运输车辆驾驶员应严格执行车辆的例行检查、车辆二级维护等管理规定,及时发现和处理车辆存在的机械故障等隐患问题,提高车辆的行驶性能,以确保该类车辆的安全行驶。 ④危险废物运输车辆驾驶员在货物装载完成后,应认真检查车厢中危险货物的存放状态,行驶过程中如发生包装物破损及货物泄漏等,应立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防止危险物质带来的安全隐患及环境污染责任事故。 ⑤运输、搬运过程采取专人专车,并做到轻拿轻放,保证货物不倾泄翻出运输路线要避开水源保护地、人口密集区和交通拥堵路段。 ⑥危险废物收运前,应对运输车辆车况进行详细检查:1)车厢、底板必须平坦完好、周围栏板必须牢固、铁质底板装运易燃易爆货物时必须采取衬垫防护措施,如垫木板、胶合板、橡胶板等;2)机动车辆排气管必须安装有效的隔热和熄灭火星的装置,电路系统应有切断电源和隔离火花的装置;3)车辆左前方必须总挂黄色黑字“危险废物”字样的信号旗;4)根据所装危险货物的性质、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和捆扎、防水、防散失等用具;5)装运危险废物的(袋)应适合所装危险废物的性能、具有足够的强度,必须保证所装危险废物不发生“破损、扬散和流失”。 ⑦在危险废物的收集运输过程中必须做好废物的密封包装、遮盖、捆绑等措施,严禁将具有反应性的不相容的废物或者性质不明的废物进行混合,防止在运输过程的反应、渗漏、溢出、抛洒或挥发等情况发生。 ⑧在危险废物的包装容器上清楚地标明内盛物的类别与危害说明,以及数量和包装日期。包装容器应具有一定的强度,以适应运输的要求。包装容器必须有明显的标识、标识尺寸。内容应符合《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2463-2009)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的要求。在运输过程中,容器不应当滑动,应捆紧并码放好。运输过程中,必须按照国际公约的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用通用的符号、颜色、含义正确的标识,已警示其危险性。 ⑨事先做出周密的运输计划和行驶路线,包括废物泄漏情况下的有效应急措施。危险废物运输前制定应急预案,并提前与公安、消防、安全监督部门取得联系,制定运输路线图,车上应配备通讯设备、处理中心联系人员名单及其电话号码和应急处理器材和防护用品,以备发生事故时及时抢救和处理。运输过程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⑩转移危险废物时,必须按照规定填写危废转移联单,对转移的每车的污染废物,编号并记录运输日期、车牌号码、所运危险废物数量、目的地,落实交付方、运输方、接收方等。 ⑪禁止将危险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运载。在运输过程中,车辆按照规定的线路限速行驶,避开人口密集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 (2)危险废物贮存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本项目应针对危险废物的特性、数量,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I8597-2023)和《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中要求做好贮存风险事故防范工作。 ①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配备通讯设备、照明设施和消防设施。 ②贮存仓库为封闭设计,基础做防渗处理,地面与裙脚使用坚固、防渗材料建造,建筑材料必须与危险废物相容,仓库地面必须为耐腐蚀硬化地面,且表面无裂隙。本项目危险废物贮存地面防渗采用100mm厚的C15垫层+500mm厚的C30钢筋混凝土+2mm厚的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12mm厚橡胶输送带防护层(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 cm/s)房柱及墙面四周300mm高度范围内,采用2mm厚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做防渗透包边及整个地面的防渗膜焊合处及整个防渗膜均无渗漏.,表面无裂缝。 ③仓库应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进行设计,在总图的布置上应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仓库与生产车间和交通线路的距离、仓库与其他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 ④仓库应阴凉、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曝晒,远离热源、电源、火源。库房地面应经常打扫,保护清洁。 ⑤仓库门口应设置 10~15cm 高的挡水坡,防止暴雨时有雨水涌入。 ⑥应按GB15562.2的要求设置环境保护图形标准,以加强监督管理。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根据贮存的废物种类和特性按照GB18597 附录A 设置标志 ⑦危险废物贮存期限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有关规定,危险废物贮存单位应建立危险废物贮存的台账制度,危险废物出入库交接应按要求做好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