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和《云南省妇联改革实施方案》(云厅字〔2016〕41号)精神,按照全国妇联的部署要求,云南省将全面开展村(社区)妇代会改建妇联和扩大乡镇(街道)妇联组织成员工作,进一步推进全县基层妇联组织改革创新,增强基层妇女工作力量。根据市委组织部、市妇联《玉溪市村(社区)妇代会改建妇联及扩大乡镇(街道)妇联组织成员工作的实施方案》(玉妇联发〔2017〕7号),《新平县村妇代会改建妇联及扩大乡镇(街道)、社区妇联组织成员的工作实施方案》(新妇联发〔2017〕3号)的要求,特制定我乡实施方案如下: 一、重要意义 乡、村(社区)妇联组织是直接联系服务妇女群众最重要、最关键的基础。目前,我乡共有1个社区妇联、6个村妇代会,普遍存在工作队伍薄弱、工作资源缺乏、保障不足、主席(主任)兼职过多、工作覆盖面狭窄等问题,基层服务力量明显不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乡、村(社区)妇代会组织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妇女工作的需要和妇女群众的多元化需求。开展村妇代会改建妇联即“会改联”和扩大乡、社区妇联组织成员工作,是增强基层妇联工作力量,巩固健全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推进基层妇联组织改革创新,构建立体化、多层面基层妇联组织网络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将工作触角延伸至更广泛的领域,团结各行各业优秀女性,汇聚更多的社会资源为广大妇女服务,更好地代表和维护妇女群众利益。“会改联”工作直接关系到妇联改革的成效,关系到妇联组织桥梁纽带作用的发挥,关系到能否把妇联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 二、目标任务 (一)村妇代会改建妇联目标任务。 2017年全面完成村妇代会改建妇联工作,统一将村妇代会改建为妇联,调整妇联组织的组成人员、产生程序以及服务对象等,选举产生村妇联执委会及主席、专兼职副主席、执委等,不断增强村基层妇联组织工作力量。 1.村妇联的构建。村妇联配备主席1名,兼职副主席不少于3名,执委一般不少于15人(可包括主席、 副主席)。妇联主席由村“两委”成员中的女性担任,原则上由2016年当选的原村妇代会主任担任,要确保实现村妇联主席进“两委”比例达到100%。 2.村妇联代表。代表为年满18周岁,工作、生活在本村(不限户籍),享有公民权利的女性。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社会及家庭充满爱心,在妇女群众中有较高的威望、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各地根据辖区内妇女人口数、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需要等确定妇女代表名额,每个小组一般3-5名,通过协商推荐产生,报村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后生效。推荐代表时要打破年龄、学历、身份、职业的限制,把能做妇女工作、善于做妇女工作、在妇女中有一定威信的优秀妇女推荐出来,要注重代表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3.村妇联执委。除具备代表所需条件外,还应对妇女事业有责任感,有一定的参政议政能力。要把辖区内热爱妇女儿童事业、热心公益服务、自愿参与妇联工作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或退休的女干部职工、妇女小组长、女大学生村官、女村医、女教师、女致富带头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女性带头人、各类女性团队负责人、巾帼志愿者骨干,社区中具有法律、教育、调解专长的女性居民等推选为妇女代表,并担任村妇联执委。可按照差额或等额推荐执委并选举执委、主席、副主席。可以在妇女代表大会上先选举出执委,再召开执委会选举出主席、副主席;也可以在妇女代表大会上同时选举出主席、副主席、执委。 (二)扩大乡妇联组织成员目标任务。 1.乡妇联的构建。乡妇联设主席1名,由同级党政班子中女性成员兼任,专职副主席1名,由在编在岗的乡女干部担任,兼职副主席4名,从执委中产生;扩大乡妇联执委数量,执委25名(包括主席、副主席),采取编制内外和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打破年龄、学历、身份、体制壁垒,广泛吸纳各方面的妇女骨干参与妇联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执委不超过40%,村(社区)妇联主席以及企业、非公有制领域、自由职业等各行各业的执委60%。 2.乡妇女代表。年满18周岁,工作、生活在本乡(不限户籍),享有公民权利的女性。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社会及家庭充满爱心,在妇女群众中有较高的威望、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要把辖区内热爱妇女儿童事业、热心公益服务、自愿参与妇联工作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或退休的女干部职工、女教师、女致富带头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女性带头人、各类女性团队负责人、巾帼志愿者骨干,社区中具有法律、教育、调解专长的女性居民等推选为妇女代表。根据《妇女联合会选举工作条例》第八条规定,结合我乡实际,确定我乡妇女代表数为46名(具体名额分配详见附件),由所属基层妇联、单位酝酿提名,选举或协商产生。 3.乡妇联执委。执委候选人名单提交乡妇女代表大会实行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差额1名。副主席、主席通过等额选举产生。 (三)扩大社区妇联组织成员目标任务。已成立社区妇联但未达到改革要求的,要按要求配齐配强执委会主席、专兼职副主席、执委。按村妇联构建标准,通过召开执委会或执委扩大会增补执委,选举专兼职副主席,完成扩大社区妇联组织成员目标。 三、实施步骤 全乡改建村妇联及扩大乡妇联组织成员工作时间为2017年5月—10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2017年5—6月)。调查摸底、建立机构、制定方案、宣传发动。深入村(社区),深入群众, 调查研究,切实掌握本地区妇女组织基本设置、人员配备、作用发挥等基本情况,对村(社区)情况复杂、优秀妇女人才缺乏、妇联工作人员配备存在难度的地方,要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做好人选准备工作。制定“会改联”及扩大乡妇联组织成员实施方案、选举办法,加强业务培训,明确“会改联”等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工作程序、方式方法等,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各村妇代会、社区妇联要认真做好宣传工作,要以妇女之家为阵地,通过横幅、宣传栏、海报等形式以及新媒体手段,深入宣传“会改联”的意义, 展示优秀妇女典型,引导妇女群众主动关注、积极参与,为开展好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实施阶段(2017年7—8月)。在同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推荐提名人选,召开妇女代表大会、执委会完成选举。要加强与各级组织、民政、财政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做好各项工作的统筹。要重视村(社区)妇联主席、副主席及执委人选的推荐工作,大力推荐有理想、有文化、有朝气的优秀女性作为村(社区)妇联组织成员候选人,通过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初步人选,报请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妇联同意,并确保村(社区)妇联主席100%进“两委”。要严格程序,严肃纪律,选举产生新一届执委会,扩大乡、村(社区)基层妇联组织成员。 (三)总结阶段(2017年9月)。选举结果备案、材料归档,开展新任妇联主席培训。村(社区)妇联主席的选举结果须报上级妇联组织备案。做好换届选举工作各类材料的收集归档及总结,并按照分级培训的原则,有计划地对新任乡、村(社区)妇联干部进行培训,使其尽快熟悉情况,开展工作。制定新一届妇联班子任务目标,向妇女群众作出公开承诺。 四、组织保障 (一)成立机构。为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经研究决定,现成立建兴乡村(社区)妇代会改建妇联及扩大乡妇联组织成员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杨丽萍 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 副 组 长:张 磊 乡党委副书记 李 旭 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刘 佳 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 成 员: 封 灵 乡妇联主席 李金发 乡党政办副主任 吴 迪 乡团委书记 方天秀 乡妇联执委委员 罗丽华 乡妇联执委委员 王艳仙 乡妇联执委委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妇联,办公室主任由封灵担任,负责工作的推进、协调、落实,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事项及有关日常工作。 (二)认真做好总结。各村(社区)地要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定期报送相关统计表(另发)和相关材料, 有效推动改建工作。2017年8月21日前将相关情况统计表和工作总结一并报送乡妇联。 附件:建兴乡妇联第十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分配表 建兴乡第十次妇女代表大会名额分配表 单 位 | 名 额 | 备 注 | 马鹿社区 | 5 | | 帽 盒 村 | 5 | | 挖 窖 村 | 5 | | 建 兴 村 | 5 | | 磨 味 村 | 5 | | 中 寨 村 | 5 | | 盘 龙 村 | 5 | | 建兴中学 | 1 | | 建兴小学 | 1 | | 建兴幼儿园 | 1 | | 卫 生 院 | 1 | | 供 销 社 | 1 | | 乡政府和各中心、站所 | 7 | | 合 计 | 4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