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乡关于进一步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7-11-02 20:11   点击率:4打印】【关闭


为加快推进依法治乡进程,提升法治建设水平,在全乡 进一步传播法治精神,弘扬法治文化,逐步形成法治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根据市县有关部门的工作要求,经乡人民政府研究,特制定我乡法治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系列重要精神,以“推进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建兴”为主题,以普法教育、文化活动、阵地建设为载体,全力营造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法治文化氛围,逐步形成“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的工作局面。

二、 总体目标

通过不断得法治文化建设活动,形成一个人人参与、齐 抓共建的法治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创新法治文艺、法制宣传、法 律服务、争先创优四大活动载体,实施法治文化建设进机关事业单位、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四进”活动,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法治教育和熏陶,形成敬仰法律、崇尚法治的社会风尚。

 三、工作内容和措施

1. 整合资源,加强基础建设。充分发挥我乡文化站、司法所、社会保障中心等阵地作用,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在各村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加强法治文化宣传,渗透法治 精神。

2.强化宣传,提升法治意识。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刷写墙体标语,张贴宣传画等传统宣传手段,营造浓烈的法治氛围,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事迹和先进个人,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理念、法治素养;进一步发挥普法教育的作用,把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群众迫切 希望了解的法律法规以及群众乐于接受的普法形式作为普法工作的重点内容和重要形式,使普法的过程成为生动的法治实践过程,从而形成“普法过程人人参与,普法成果人人共享”的全民普法局面。

3.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法律服务能力。乡法律授助服务中心注重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救助门槛标准,扩大救助对象范围,确保社会弱势群体和贫困人员打得起官司,平等享受法律的护佑,建立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对接机制,帮助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五保对象 和其他确需救助的案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在获得司法救助的同时,进一步通过社会救助巩固法律援助、司法救助成果。

四、工作要求 

各村、各单位要把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作为开展“五五”普法 的重要内容,作为法治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要围绕“五五”普法规划目标,着力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法治文化建设的新形式、 新内容、新亮点。

 

                                                                                             建兴乡人民政府

                                                                                              2017年1月20日


上一篇:建兴乡干部群众关于贯彻落实十九大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关意见建议报告
下一篇:建兴乡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建兴乡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委员会及明确各村(社区)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员的通知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