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文化工程丨建兴乡开展葫芦笙文化艺术节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系列文艺培训活动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3-03-22 22:03   点击率:209打印】【关闭

为深入贯彻落实“百千万文化工程”助推乡村振兴工作,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提高基层农村文艺队素质,近期,建兴乡以举办2023年首届建兴葫芦笙文化艺术节为契机,深入各村(社区)开展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系列文艺培训活动。

建兴文艺培训活动3.jpg

文艺培训进村寨,文化惠民暖人心。为积极筹备葫芦笙文化艺术节巡街展示和千人同跳葫芦笙舞活动,建兴乡邀请了红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演中心的舞蹈老师走村窜寨到各村小组开展文艺培训。

此次培训内容主要是葫芦笙打跳舞蹈。培训老师结合建兴乡民间葫芦笙舞蹈特色和打跳音乐进行创作,使舞步既能够符合巡街活动的实际需要,又能体现民族特色,简单易学、容易掌握。3月3日清晨,老师们迎着朝雾从马鹿集镇出发,依次到各村小组进行授课,直到深夜才结束培训。据悉,本次巡街展示活动文艺培训共召集建兴乡7个村(社区)14支文艺队,参训人员包括幼儿、中青年文艺骨干、老年文艺爱好者等约300余人,进一步提升了建兴乡基层文艺骨干的艺术素养,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建兴文艺培训活动4.jpg

建兴文艺培训活动5.jpg

走秀培训下基层,青年模特展风采。为在葫芦笙文化艺术节期间展示好建兴乡传统民族服饰风采,3月3日—7日,乡宣传文化服务中心邀请老师开展了民族服饰走秀培训。本次服饰秀模特由各村(社区)、各单位进行选拔推荐,最终筛选出传统腊鲁服饰模特18人,传统卡多服饰模特18人,创新民族服饰模特26人。

建兴文艺培训活动8.JPG

培训过程中,指导老师从站姿、提胯、造型、摆臂、走姿等基本动作讲起,一边作示范,一边给讲解动作要领,将练习台步的技巧向学员娓娓道来。老师教得细致,学员们学得也很认真,队形变化配合着动感的音乐,学员们迈着优雅的步伐,将自己和服饰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

建兴文艺培训活动6.jpg

模特培训进校园,少儿腊鲁显活力。据悉,在此次葫芦笙文化艺术节——“哀牢霓裳 云绣建兴”民族服饰秀上,少儿腊鲁服饰秀将作为一个亮点,建兴乡中心学校共选出60名少儿模特参加本次少儿腊鲁服饰秀。在为期3天的培训中,指导老师为孩子们设计了不同的队形和舞步,伴随着轻快音乐奏响,孩子们扬起自信的笑容,迈出有力步伐走到舞台中央,大方地摆着造型,自信地展示着少儿腊鲁服饰的魅力。

建兴文艺培训活动1.jpg

舞蹈培训到民间,非遗传承添动力。葫芦笙是建兴乡群众最喜爱的传统民族乐器之一,也是此次艺术节的“灵魂”所在。近日,建兴乡召集了辖区内市、县级葫芦笙制作非遗传承人及葫芦笙爱好者20余人开展葫芦笙舞蹈培训,为葫芦笙文化艺术节上的巡街展示活动、起笙仪式及开幕式舞蹈做准备。

在前期开展采风调研的基础上,老师们走进马鹿社区,把创新的舞蹈教给葫芦笙传承人及爱好者们。建兴乡市级葫芦笙制作项目传承人钟安六表示:“老师这次教给我们的新舞步既不改变原舞步的特征,又能使各个动作之间的衔接更加流畅,动作表现更加美观。”

建兴文艺培训活动9.jpg

建兴文艺培训活动10.jpg

此次建兴乡葫芦笙文化艺术节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系列文艺培训惠及建兴乡文艺骨干、文化志愿者、少年儿童、非遗传承人等共400余人,覆盖面广泛,效果显著。下一步,建兴乡还将依托宣传文化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各方力量,持续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立足实际创新农文旅融合形式,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上一篇:百千万文化工程丨首届建兴葫芦笙文化艺术节文化惠民演出轮番上演
下一篇:百千万文化工程丨建兴:葫芦笙文化艺术节氛围浓 群众文体活动乐开怀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