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台背景

近年来,在玉溪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特殊教育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形成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发展体系。但全市特殊教育还存在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校际之间发展不平衡,学前、高中阶段特殊教育资源不足,义务教育阶段质量不高,特殊教育发展规模和质量与残疾人群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还有差距。

针对玉溪市特殊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市教育体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残联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办发〔202160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云政办发〔202227号)文件精神,结合玉溪实际,制定了《行动方案》,对全面提高玉溪市特殊教育质量,进一步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推进教育公平,帮助残疾人全面发展、融入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目标任务

 2025 年,全市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青少年入学机会明显增加。教育质量全面提升,随班就读质量进一步提高,教育模式更加多样。融合教育全面推进,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医疗康复、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进一步深度融合。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专业水平进一步提升,待遇保障进一步提高。

三、工作措施

(一)拓展学段服务,加快健全特殊教育体系。

一是持续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一人一案适宜安置每一名残疾儿童。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应随尽随、就近就便优先入学。完善送教上门服务标准,同时保障儿童福利机构内具备接受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接受中小学教育。到2025年,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以上。

二是大力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积极发展学前特殊教育,着力打造残疾学生高中阶段职业技能培养体系,以玉溪市特殊教育学校为主推动适龄残疾学生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

(二)推进融合教育,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一是加强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以玉溪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为主体,各县(市、区)资源中心、融合教育试点学校等为构架,建立玉溪市融合教育集团。做好孤独症儿童的融合教育。

二是推动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支持玉溪市特殊教育学校开设适应残疾学生学习特点和市场需求的专业。鼓励玉溪市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学校与儿童福利机构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同步促进残疾人的康复与职业技能提升。

三是促进医疗康复、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融合。促进医疗康复与特殊教育融合,各部门联动提高残疾学生评估鉴定、入学安置、教育教学、康复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动特殊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提高残疾儿童青少年学习能力。

四是推动教师队伍融合,普校、特校互派老师进行顶岗、交流、提升,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普校教师特殊教育素养。

五是加大体卫艺教育与康复教育的融合,以省残运会和残奥会为契机,盘活教育体育资源,促进残疾儿童体育工作更加扎实有效。

(三)提升支撑能力,不断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一是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鼓励2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区)办好1所达到标准的特殊教育学校,20万人口以下的,可在相对集中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或寄宿制学校设立特教班。加强各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在随班就读5人以上的普通学校建设特殊教育资源教室。

二是巩固完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到2025年将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至每生每年7000元以上。落实学前、高中阶段生均拨款政策,继续向特殊教育倾斜,加强无障碍设施设备建设配备。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公民个人捐资助学。

三是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到2025年各县(市、区)教科研机构配备1名以上特殊教育教研员。保障特殊教育教师待遇,教师职称评聘和表彰奖励向特殊教育教师倾斜。

四、组织保障

《行动方案》提出加强党对特殊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要求各县(市、区)将特殊教育的发展提升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和有关部门年度任务,本着特教特办、重点扶持的原则,统筹安排资金,合理配置资源,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行动方案》明确了教育、发展改革、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残联等部门的职责分工,将特殊教育改革发展情况作为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和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强化督导评估。          

五、涉及范围

行动方案》涉及玉溪市特殊教育方面工作

六、执行标准

行动方案》根据国家、省特殊教育相应法律法规,教育体育、发展改革等行政部门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执行。

七、注意事项

在贯彻执行《行动方案》中,须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定期不定期研究部署和协调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把各项任务贯彻落实情况纳入党委和政府督查内容,推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做好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确保《行动方案》落实到位。

八、关键词诠释

一人一案:针对不同类型、水平的残疾学生,提供不同的安置方式。对能够适应普通教育的轻、中度残疾儿童少年,优先安排就近或到指定的具备条件的普通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实施随班就读;对能够适应特殊教育的中、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指导到特殊教育学校接受教育;对到校就读有困难的重度或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实施送教上门。

随班就读:部分肢残、弱视等残障孩子进入普通班就读进行教育,让这些特殊孩子能够与普通学生一起活动、相互交往的同时,获得必要的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和服务,以及必要的康复和补偿训练,以便使这些孩子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开发潜能。

九、惠民利民举措

(一)对每一名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进行全面规范评估,采取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学校就读、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一人一案适宜安置每一名适龄残疾儿童少年

加强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教室)建设更好的满足全市残疾儿童的教育需求。

)通过单招单考等方式,支持残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提升人才培养层次,推动适龄残疾学生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

做好特殊教育经费保障2025年,将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至每生每年7000以上,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学生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实行全免费


           原文链接:http://www.yuxi.gov.cn/yxszfxxgk/wjgk18/20230105/1410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