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新平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新平县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的通知》(新治县办发〔2023〕2号)要求,现将新平县教育体育局完成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基本情况 全县共有学校(园)144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完全中学1所,职业高级中学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初级中学12所,小学51所,专门学校1所,幼儿园76所(民办园50所);其他教育事业单位7个。在校学生共40674人,其中:普通高中4406人,职业高中1232人,初中8350人,小学17466人,幼儿园(含学前班)9220人;在职在编教职工2933人(专任教师2710人)。县委教育工委辖3个党委、6个党总支、43个党支部,共有1254名党员。 二、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一是强化党的思想建设。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市、县教育发展大会和《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开展党组织书记大比武、书记大讲坛3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1场。二是强化党的组织建设。在公办中小学校全面推动实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确保中小学校党组织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年内党内推荐提拔任职32名干部;严格入党积极分子及发展对象教育管理,发展预备党员16名,预备党员转正11名。三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印发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组织党员干部和教师开展廉政警示教育3000余人次,学习通报的各级各类典型案件32例,组织书记上廉政党课26次;从严队伍管理,一年来,党纪处分5人,政纪处分5人。四是强化意识形态建设。制定意识形态工作计划,签订《新平县教育体育局2023年度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50份,召开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会议2次,及时高效处理网络舆情12次。 (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是加强学校思政教育。建立县委常委联系学校思政工作机制,根据《新平县2023年思想政治教育示范学校实施方案(试行)》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确定扬武中心学校为试点学校,并及时组织开展心理、师德宣讲培训活动2次。共聘任专兼职思政课教师534名,组织中小学书记校长同讲一堂思政课30余节;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实现全县23所中小学100%配备法治副校长。二是实施“五育并举”补短板。深度挖掘育人资源,组织开展综合实践、劳动教育主题实践等活动2次。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确保学生每天校内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全县中小学体质健康优良率达68.35%。三是加强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全年开展预防性侵教育2次;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宣传144次,4万余人受教;加强心理教育,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203人,开展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培训2场90人次,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巡讲1次,受众学生7000余人次。 (三)铸牢校园安全防范体系建设。一是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校园安全责任体系,县教育体育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学校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县各学校园开展好校园安全工作。二是加强法治教育,宣传教育和整治。开展电信诈骗、未成年人保护等法治宣传60余次。常态化开展校园矛盾纠纷、校园欺凌、交通安全、防溺水等宣传教育和专项整治。三是组织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校安全工作培训会13次,开展安全工作督查100余次,常态化开展安全应急演练,建立新平县学校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开展校园安全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12次。坚持落实“3-5-30”安全教育机制,提升广大师生安全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 (四)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完成法律顾问年度继聘工作,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依法行政、依法治教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聘请新平县律脉律师事务所为新平县教育体育局提供法律服务,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制发规范性文件、签订合同以及在行政复议中发挥作用,加强法律审查、提供法律意见,为依法行政助力。目前,新平县教育行政部门和所有公办学校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 三、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依法行政监督不够有力,行政问责机制尚未健全,影响依法行政深层次推进;二是行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还需加强,法治机构和队伍建设仍然比较薄弱;三是家庭教育缺失,监护职责履行不到位。部分未成年人因父母外出务工或者父母离异,形成了家庭教育管理、监护不到位,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教育理念和方法欠缺,影响少年儿童良好习惯、品德、价值观的形成和心理健康。四是家庭教育师资不足,设施和保障不力。虽然各中小学幼儿园都配有家庭教育讲师,但参差不齐、大多数讲师的专业化水平都不高,县级教育体育管理部门也缺乏专人专岗专业的家庭教育讲师。 四、2023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新平县教育体育局认真落实好普法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检查、考核”的职能职责职权,落实普法责任的考核力度,按照“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及普法责任清单、“以案释法”、旁听庭审等制度的要求,针对执法对象、管理及服务对象开展按需普法、“菜单式”普法,确保普法取得实效。探索研究普法重点任务跟踪落实制度,强化对年内重点普法事项的跟踪督促,进一步压实普法责任。 新平县教育体育局主要领导带头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组织学习中共中央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专题学习,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纳入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局机关周例会学习内容。 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责任体系,严格落实《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完善一岗双责制度,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全面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年初县教体局同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签订了《新平县2023年学校(园)安全卫生目标管理责任书》110份。 五、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计划。 (一)加强教育体育法治建设。一是推进教育体育综合执法工作,加强教育体育系统行政执法队伍专业化建设,强化对工作人员的法治教育培训,继续组织教育体育局各股室工作人员参加执法证考试,强化教育体育行政执法工作。二是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工作;推进机关“三重一大”制度执行。 (二)加大法治建设宣传力度。一是主动邀请法院、司法、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到学校举办专题讲座,深入开展青少年学生法治宣传教育,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扎实开展法治主题教育。二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的法治宣传教育主题活动。三是依据法治建设相关文件要求,推进学校法治建设工作,要求学校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认真落实,组织督查并及时加以整改。 (三)构建师德建设制度体系。完善学校师德建设的制度体系,加大力度处置突破师德“红线”的违法违规事件,将师德建设全面推向规范化、法治化轨道。建立由学校、师生、家长、社会广泛参与的监督体系,建立健全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制度,加大教师有偿补课查处力度,建立师德建设领导责任制度,全方位构建中小学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四)铸牢校园安全工作底线。一是严格学校的管理。全面排查排除管理漏洞和管理风险,紧盯重点环节,制定几条真正管得住、能落实的硬性措施,并加强跟踪问效,经常检查检验实施效果。二是创建平安校园。持续提升校园安全防范能力,坚持不懈抓好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侵害等专项整治工作,坚决遏制学生非正常死亡事故发生。同时围绕地震、火灾、反恐,坚持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全面推行“3530”学校安全教育模式,做到每天放学前3分钟,每周放学前5分钟,每个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都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提醒、安全教育。深入推进普法强基进校园,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三是铸牢意识形态底线。守好意识形态阵地,扛牢意识形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制度,时刻关注网络舆情,严格防范网络舆情在校园传播,防止不良思想侵害老师和学生。 新平县教育体育局 2024年1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