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山茶马古道是古时云南省三条大通道之一,古称迤南大道。始于唐,建于元,繁盛于明清,有1500多年历史,是连接中原与西南、西北地区的重要商贸通道,是中国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将沿途各族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是各民族经济、文化、情感上相依相存,是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见证和生动写照。 新平境内的茶马古道全长100多公里,它穿越哀牢山心腹之地,经楚雄进新平到普洱遂出境前往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每天都有800多匹骡马、1000多商人从这里通过,是茶马古道沿途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新平县充分挖掘茶马古道历史文化资源,讲好茶马古道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将其打造成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宽广大道。 挖掘茶马古道文化“三交共融”新活力。哀牢山茶马古道目前保存完好的长约8公里,至今还有“马踏石穿”“千家寨”“炼铁炉”等遗址,其中,明代炼铁遗址17.35米、清代炼铁遗址18.06米,这些遗址见证了茶马古道昔日的繁荣和文明,形成了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文化氛围,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近年来,新平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哀牢山茶马古道古建筑物保护修缮加固项目,对茶马古道入口小桥、明代炼铁炉桥、马帮文化陈列室等进行保护修缮和抢险加固,设置铁匠铺、明代清代炼铁炉、千家寨古城等遗址标识标牌,进一步传承和保护哀牢山茶马古道文化。目前,哀牢山茶马古道遗址文化被确定为市、县两级文物保护单位。 
打造文旅融合“三交共融”新平台。新平县充分利用哀牢山茶马古道文化资源,积极推动茶马古道文化及沿线保护开发,开发建设南恩大瀑布、大平掌战斗遗址(陇西世族庄园)、云海日出、石门峡、燕子崖瀑布、大磨岩峰、大雪锅山等旅游景点,围绕茶马古道打造形成了红河谷花腰傣文化风情体验游、哀牢山生态游、“哀牢山—红河谷民族风情体验游”省级精品自驾旅游线路和“扬武滇中、滇南、思普三地委联席会议旧址—大平掌战斗遗址(陇西世族庄园)”省级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体验哀牢山茶马古道文化,每年接待游客约227万人次,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打造接边地区“三交共融”新机制。新平、镇沅两县因哀牢山紧紧相依相连,“山同脉、水同源、人相亲”,历史上茶马古道将两县紧密“串联”在一起,哀牢山富饶而独特的自然资源给两县产业发展和文化旅游厚植了根基与底蕴。新平县与镇沅县建立“共联共建共治共享”的“院坝协商”新机制,达成了建立交流合作机制、衔接产业发展规划、串联旅游业态产品、联动旅游市场管理四个方面的共识,签订了《哀牢山片区文化和旅游互动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有效促进哀牢山生态旅游资源共享与互补,共同提升景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进一步带动周边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发展,最终实现新平、镇沅两县文旅产业互惠互利、共建共赢、共同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