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平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每项工作中,积极落实赋予改革发展,以“三个意义”的要求,以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以民族团结助推发展,“团结花”结出“幸福果”,各族群众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聚焦建设高原特色农业,群众钱包越来越鼓。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建设深入开展,全省特色产业发展先进县、云南省第一批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一县一业” 示范县创建成果得以巩固。新平县柑桔种植面积达到了19.18万亩,每年的产值17亿元左右,成为云南最大的柑桔种植县,“橙”就各族群众“致富果”。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20年的15858元增加到2023年的20146元,增长了4288元,年均增长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20年的41952元增加到2023年的48775元,增长了6823元,年均增长3.8%。 聚焦资源抓工业,群众创业就业越来越多。打造“一主三辅” 产业体系,以冶金新材料为主导产业,装备制造、生物资源加工及轻工制造为辅助产业,逐步形成优势互补、产业联动、区域协同、错位发展且链条完备的发展格局。正大制管一期建成投产,仙福公司配套焦化项目开工建设,神龙金属基复合材料项目、南恩公司技改搬迁项目顺利推进,“4 + N” 等重大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工业升级成果显著。年产260万吨焊接钢管项目一期试生产,项目共分两期建设,总投资12亿元,两期建成达产后,预计每年可生产各类焊接钢管260万吨,实现年产值约150亿元,贡献税收约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约1500个。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乡村环境越来越美。县城市政和环境基础设施短板逐步补齐,逐步完善三维可视化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城市精细化、数字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第一批“美丽县城”。戛洒镇被列为经济发达镇,扬武大开门等片区开发稳步推进,老厂、建兴乡等集镇新区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以业聚人的城乡发展模式。乡村建设稳步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稳步推进,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深入实施,新平县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戛洒镇新寨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坚持生态优先,旅游饭”越吃越香。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七个标志性战役推进有力,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6%,县城和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制定并修改完成《玉溪市新平哀牢山县级自然保护区条例》,积极申报哀牢山为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成果显著,国家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通过专家评估。林长制、河长制全面落实,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等林业工程项目稳步实施,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1.99%,新平县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桂山街道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文明乡镇”,其余乡镇(街道)全部创建为省级生态乡镇。戛洒镇获评省级“绿美乡镇”,平甸乡小石缸村、者竜乡竹箐村等28个村(社区)入选省级森林乡村,美丽新平建设迈出新步伐。新平县依托生态风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群众吃上了香喷喷的“旅游饭”,2023年,全县共接待游客569.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3.97亿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如今的新平,各族群众安居乐业、团结和谐,日子像火龙果一样越来越红火,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