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给予普洱各族干部群众极大鼓舞。时隔半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对云南各族群众念兹在兹。
“总书记始终心系边疆民族地区,始终牵挂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兴边富民。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抓好产业转型升级,抓好高水平对外开放,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抓好民族团结进步,抓好全面从严治党,全力打造高质量跨越发展践行区、高标准生态文明先行区、高水平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高端化全域旅游样板区,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成效,开创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西盟新局面。”西盟佤族自治县委书记曹鸿迎说。
普洱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陈芝坤表示,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结合起来,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在全面学习、全面宣传、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立足岗位实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统筹资源力量推进强边固防、稳边控边、管边治边工作,全力维护好普洱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为维护社会稳定、护航高质量发展贡献普洱公安力量。
近年来,位于中缅边境的腾冲市猴桥镇猴桥村立足沿边实际,统筹推进经济快速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边防巩固安宁各项工作,描绘了边民富、边关美、边防固的幸福生活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坚定信心。我们将牢记嘱托,积极发展草果、黄精等特色产业,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唱响边境地区乡村全面振兴幸福歌。”猴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蔡文辉表示,将立足边境实际,继续以“火塘会”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小切口疏通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的难点、堵点、痛点,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全面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2010年7月,迪庆藏族自治州在全国率先出台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开创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地方立法的先河,推进民族宗教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近年来,我们推动各族青少年跨区域交流;各族群众互嵌融居更加紧密,与25个省内外州市建立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跨区域协作机制,各族群众‘双向奔赴’的渠道更加畅通。”迪庆州民族宗教委社会事务科科长周海鸥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抓实健全拓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路径、推动创建工作提档升级、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等工作,以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州促进各民族大团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迪庆实践。
作为云南25个边境县(市)之一,马关县近年来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全面完成边境幸福村建设,同时讲好红色革命、爱国守边、民族团结进步等故事,涌现出金厂镇罗家坪村“三代守边人”熊光泽等模范典型。马关县民族宗教局局长王林表示,将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全面落实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战略部署,持续做好边境幸福村巩固提升有关工作,全力打造茅坪、罗家坪等边境旅游示范村,通过发展特色旅游,促进边境各族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增收,不断提升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切实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固的局面。
近年来,绿春县持之以恒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同时立足生态、气候资源等优势,持续巩固提升县域内130多万亩绿色产业,提升优质绿色农特产品知名度、影响力,增加产品附加值,以产业发展活水浇灌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绿春县副县长张云表示,将树牢“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的理念,始终牢记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通过实施以边疆稳固、边境和谐、边民幸福三大目标为主要内容的“边疆党建长廊153工程”,通过组建国门党建联盟“大党委”、优化社会治理“一张网”建设、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把沿边基层党组织建成推动发展的坚强堡垒、维护稳定的坚固基石,全面提升边境村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夯实民族团结进步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