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强基补短板】水塘镇:“六个一”工程筑牢基层法治基石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3-03-16 20:03   点击率:96打印】【关闭

    水塘镇积极适应辖区发展新形势、基层法治治理新任务、基层群众新需求,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创新实施“六个一”工程筑牢基层法治基石,推动“普法强基补短板”行动走深走实。

    聘请一顾问。水塘镇始终坚持从经验丰富的律师中选聘专业人员担任政府法律顾问,今年与玉溪滇玉律师事务所签订法律顾问协议书,确保镇、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聘任以来,法律顾问积极参与法律宣传,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和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引导群众以法律途径反映诉求,解决争议。法律顾问在村里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参与化解矛盾纠纷,在其影响之下,有事先找法律顾问,已成为水塘百姓的习惯,当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解决问题用法的法治良序已总体形成。

    配备一机器。在镇便民服务中心、法律援助中心、9个村(社区)配置“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切实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是一台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构建的新一代智能法律平台,可以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宣传、便民查询及法律援助等多种免费快捷的法律服务。机器人安装后受到了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法律服务机器人不仅能在短时间里为群众提供一份专业的法律咨询意见,还能为需求的各界人士提供量身定制的合同范本、起诉状等,法律服务机器人的配备,让日常法律服务的需求可以很方便的得到解决,真正实现了“让科技多跑腿、群众少走路”!

    普及一栏。水塘镇充分利用公共场所打造普法宣传阵地,推动形成全民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在水塘大道、下坝塘、新农贸市场、各村(社区)都随处可见法治宣传栏。工作人员通过不定期更换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连,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婚姻家庭、民间借贷、劳动争议、典型案例等宣传栏内容,提醒广大群众增强法律意识,积极防范风险,切实保障自身合法权益。法律宣传的日益增多,水塘镇曾经突出的合同纠纷今年都得到了明显下降,群众法治意识得到了增强,在柑橘买卖和生猪交易中,群众会利用合同保障自身的权益,促使市场进一步得到了规范。

    上好一课。水塘镇积极邀请律师、检察官、法官等深入村(社区)、学校等,聚焦基层群众法治需求,结合农村实际,用通俗的语言对婚姻家庭、生产经营、交通安全及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进行讲解,同时通过真实案例,以案说法、以法论事,与村民展开交流,仅2022年就发放各类法律法规宣传手册1万余册,组织开展普法宣传教育37场次,切实做到把法治宣传教育变成服务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的过程,更好地满足乡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让法治文化理念深入人心。

    打造一廊。在旧街至新街的大道处建立了大道法治长廊,成为水塘镇法治宣传教育的又一道“风景”。法治长廊通过漫画说法、法律知识问答、法条节选、案例说法等形式,对维权途径、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农村土地承包法、林业法律法规、消防安全等展开法治宣传,增加学习法律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法治长廊路段人流较多,过往群众在漫步中可以学习法治知识,接受法治教育,受到法治熏陶,真正让法治融入群众生活,进驻群众心里。  

    建好一园。水塘镇建成了以法治文化和群众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法治文化广场,为法治宣传建立了良好的阵地和平台。法治广场由法治宣传牌、法治教育宣传栏、LED电子显示屏等载体组成,融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法治文化等多元素于一体,选取与群众生活紧密联系的法律知识进行口语化解读和播放,让群众在广场休闲娱乐的同时,近距离感受法治文化、领悟法治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熏陶,培养良好法治意识。


上一篇:水塘镇开展2023年“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
下一篇:巾帼心向党 奋进新征程|水塘镇组织开展“三八”国际妇女节系列活动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