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平县围绕推进农村饮水工程管理提升改革相关文件精神,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推进农村饮水工程管理提升改革,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新平县坚持问题导向,不断破难点、疏堵点,补短板、强监管,立试点、全推广,创新长效运行管护方式,确保饮水安全保障,有效解决了新平县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全面调查摸底全县农村供水工程现状。截至目前今建成供水主管2518千米,建成配水管网9558千米。覆盖总供水人口26.2035万人,新平县共有农村供水工程717件。其中千人以上工程48件,千人以下工程669件。配备水处理设备的工程94件,717件供水工程均正常运行。通过对全县农村供水工程现状的调查摸底,对农村供水工程存在的管网老化、水质处理设备和水表配置率较低等问题,进行及时整改,水源保护、供水水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自2018年12月以来,在全县范围内对开展农村供水工程管理运行情况进行专项督查,采取明察暗访、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重点检查各饮水工程产权情况、管护情况、水费收取情况等,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实现了全县农村供水工程安全运行管理全覆盖,形成集收取水费、维修养护、运行管理为一体的长效机制。全县农村居民饮水均已达到农村饮水安全四项评价标准,农村供水水质全面提升。 二、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责任体系。一是2019年1月,按照上级部门关于“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责任体系”的相关要求,新平县制定了《关于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保障专项督查检查通报的整改实施方案》。一方面着手建立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体系,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三个责任”,健全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三项制度”。另一方面针对农村供水工程存在的管网老化、水质处理设备和水表配置率较低、水质保障及水源保护等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第三是提出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措施,明确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机构规章制度,加强管护人员饮水安全意识指导培训,督促落实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信息统计。二是2019年4月,为进一步提升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际管理水平,彻底解决“有人用、无人管”的问题,新平县制定了《新平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实施意见》,从管理上实现“以水养水,有效节约用水”的原则,并于2019年9月16日公布实施。《实施意见》主要围绕工程管理、水源与水质、供水管理、水价核定与水费计收四个方面来开展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全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形成工作有人干、责任有担当的格局。 三、突出重点难点助推农村水价形成机制。一是构建农村饮水工程基本框架。2019年3月,新平县制定《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建议流程表》,在所有用水户全覆盖安装水表的基础上,实行以县城投公司为主的企业化运行管理,或以乡镇(街道)、村委会或小组为基础建立用水户协会或用水合作组织的管理模式,建立管理制度,明确管护人员、管理职责,按运行成本测算水价,由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后执行;收取的水费入用水户协会账户或村组集体资金账户,水费使用经协会按规定审批或村组“一事一议”决定,用于支付管理人员工资和消毒药剂、零配件更换、管网局部毁坏更换等运行管理费用;用水户协会或用水合作组织按时公示水费收缴及使用情况。建起了新平县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改革基本框架。二是完善水价确定机制。对城镇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工业用水实行政府定价,严格执行价格变动申报听证审批制度;对用水户协会及村集体管理的小水利工程的供水价格,实行政府最低限价以上的自行定价,由各地水利水管部门指导水户协会及村集体进行核算,用水户代表大会决定,经“一事一议”会议通过后报当地政府批准后执行,其价格变动实行备案制度,确需低于最低限价的,必须经申报审批。合理的水价运行机制的形成,实现了农村供水管理制度化,有效地发挥了水价促进节约用水的杠杆作用,做到管而有序。 四、启动试点乡镇助推全县农村饮水工程提升改革。《新平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实施意见》发布后,新平县立即启动了农村供水工程依托水费收缴推行管理提升改革的序幕,明确新化乡、老厂乡为改革试点乡镇,率先启动改革任务。 一是启动新化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改革工作。新化乡“分四步走”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改革工作。首先是实现群众理念认同。新化乡156个村(居)民小组召开小组会,并开展村级“小喇叭”宣传,为农村用水改革奠定群众基础。其次是安装精密节能水表。新化乡历时三个月,边做工作边收取费用,2019年11月完成全乡5370户、5661只计量水表的安装工作,为实现公平水价奠定了基础。第三是建立规章制度。通过召开“一事一议”会议,商议确定本小组饮水工程管理机构,明确饮用水价格、管理员及工作职责、收取的水费如何开支等事项。为使改革取得实效,要求各供水工程水费不得低于0.6元/立方米,推行并完善阶梯水价制度。向每家每户发放“云南省农村饮水安全明白卡”,使农村水价改革深入人心。第四是整乡一体化供水。新化乡政府与新平县城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和代建合同,由该公司投资2500万元建成新化集镇片区、者渣片区、老五斗片区、海外片区4个标准化供水厂,覆盖全乡13个村(社区)156个村(居)民小组181个自然村。目前,投资1400万元的集镇主水厂扩建抗旱应急抢险工程项目已完工,其他3个水厂和总体管网建设已在筹备启动中。项目建成后,由新平县城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按照县发展改革局规定的价格收取水费,实现管理专业化、供水商品化、服务社会化目标。 二是启动老厂乡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改革试点工作。首先是积极探索分类推进的管理模式。老厂乡实行以多片区成立用水协会、单片区村委会管理的分类管理模式,设立专门账户,形成水费收支两条线,由村委会进行管理的农村饮水工程,水费收支由村(社区)农经账户进行统一核算。其次是加大智能水表推广。在落实常规管理的同时,积极探索以智能水表计量收费,实现了由传统抄表、上门收费到智能卡买水的历史变革,彻底改变了传统机械水表收费难的现状,形成了“供水有保障、服务跟得上、水费收得回”的农村人饮监管新格局。老厂乡新安装水表4079只,其中智能打卡水表1780只,常规水表2299只。第三是科学制定供水价格。在学习借鉴周边县(区)乡镇先进经验、充分吸纳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以供水成本为依据,综合考虑用水户水费承受能力,形成既能补偿运行维护费用,又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合理价格水平。第四是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先后制定了《用水协会章程》《用水管理制度》《卫生消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制度,做到了“有人管、管得好、能运行”,确保老厂乡人饮水价改革工作落地生根,为全县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改革提供成功经验。 全县其余乡镇积极借鉴新化乡、老厂乡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稳步有序推进各地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提升改革,掀起了农村“以水养水”改革大热潮,为新平县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了基础。 五、结合新平县实际克期完成拟定水价改革目标任务。依据《新平县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工作实施方案》(新政办通〔2020〕10号),拟定了新平县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的主要目标任务:2020年2月底前,千人以上农村供水工程全面定价;2020年4月底前,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全面定价;2020年6月底前,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收费处数占其工程总处数的95%以上,水费收缴率达到90%以上;2020年底前,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实现全部收费且水费收取率达到95%以上。经过一年的改革实践,截至2020年12月30日,全县农村供水工程共831件,千人以上水费收缴率达99.7%,千人以下水费收缴率达96.8%,全县2020年以来共收取水费149.50万元。截至目前,全县需安装水表60803只,已完成59138只安装任务,覆盖率为97.26%,2021年以来实收水费72.94万元。其中对于水费收入不能覆盖供水成本的工程,县政府统筹各级财政补助资金足额补齐,兜住底线。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积极推进水费收缴的工程,按“济困”和“激励”相关政策,由县政府落实农村供水工程财政补助奖励资金。在全县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下克期完成了既定目标。初步探索出以一条“政府引导、公司经营、协会管理、群众参与”的“以水养水”建管用一体化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