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平掌茶叶先锋 致力家乡茶叶发展——新平县技能培训案例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3-07-20 11:07   点击率:70打印】【关闭

从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到毅然返乡创业的新农民,再到带领村民探索茶叶致富的村干部,他不断摸索、砥砺前行,用自己的行动书写奋斗故事,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他就是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王海俊。

图片1.png

王海俊出生在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平掌乡库独木村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家家户户土基房,坑坑洼洼黄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满地泥泞。”是他心中对家乡最深的记忆。

2015年大学毕业以后,出于对家乡和种养行业的热爱,王海俊毅然决定返乡,当他看到年过花甲的老乡依旧耕作在田间地头的场景时,心生触动,于是默默立下誓言,要探索一条发展的新道路,为整个村子谋幸福。

图片2.png

王海俊决定发展村子特色支柱产业——茶。他发现这里的茶叶虽然种植面积广阔、产量巨大,但由于百家茶的质量参差不齐,很难卖上好价格,于是他决定从头开始,摸索一条茶叶致富新路子。

王海俊积极参加了新平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组织的茶叶加工工技能培训,跟寨子里的老师傅学习制茶,在工艺得到认可之后,他制作的毛茶能以高于市场价两倍多的价格成交。在他的推广引导下,寨子里的茶园总结出了一套乔木茶管护模式,茶叶的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王海俊探索的步伐不止于此。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即兴制作的茶条索受到了经销商的大力赞赏,于是他又开始钻研茶条索的制作方法。在茶条索的制作手法成熟以后,王海俊又把它推广到了整个寨子里使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王海俊说:只有带领导村民一起学习,才能让茶产业越走越远,希望通过自己努力,家乡的茶产业能发展得更好,希望家家有好茶,家家有好价,“一片叶子,带动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这是我的目标。

图片3.png

“现在寨子里都在制作茶条索,数量起来了,外面进来收茶的也多,基本上每天的茶叶制作出来都有人拿走,价格也好。王海俊可为寨子作贡献了。”村民们纷纷说。

如今,王海俊已经是库独木村数一数二的制茶师了,也是群众信任的青年村干部,得到了很多经销商和村民的认可寨子里也形成了以制茶为主,药材种植为辅的发展新模式。

老百姓能够靠茶叶过上富裕的生活,少不了王海俊的学习与钻研。他的致富路进行,正以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迎接更新、更难的挑战,希望产业的兴旺、文明的乡风、富裕的生活越走越远越走越好!“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不再是城镇发展的唯一样本,而青山绿水才能留得住乡愁。”他还希望在乡村振兴的契机下,唤醒更多人的主人翁意识,回乡创业,提高村镇务工人员的“回巢率”,为村庄注入生机和活力,让他们心甘情愿地留下来参与到助力乡村振兴中

上一篇:新平县社保中心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全民反诈在行动”宣传活动
下一篇:(转发)国家反诈中心推出《2023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