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腰傣《喊月亮》以“三凸显一推动”为目标,为新平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来源:新平县文化和旅游局 时间:2022-11-03 17:11   点击率:402打印】【关闭

疫情爆发以来,文旅产业受到了严重冲击,产业发展面临困境,面对严峻形势,新平县在后疫情时代,积极探索文旅产业发展的办法和措施,转变策略,围绕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理念,打造文旅融合新业态。2022年,新平县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喊月亮”为题材,融入花腰傣音乐、舞蹈、民俗等元素,打造了一台集花腰傣风情原生态实景歌舞剧《喊月亮》,并于1028日在新平县戛洒镇平寨社区完成首演。

新平文旅16501.jpg 

新平境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近年来,新平县着力打造花腰傣文化品牌,深入挖掘和传承花腰傣优秀传统文化,培植、发展花腰傣文化旅游产业。原生态实景歌舞剧《喊月亮》不仅表现了花腰傣独有的舞台文化艺术魅力,剧目内容和形式上还呈现出“三凸显一推动”的效果。 

一是凸显民族文化。《喊月亮》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傣语称“喃嘎喃愣”,是花腰傣敬拜月亮神的一种原始祭祀活动,实景歌舞剧以“喊月亮”为题材,剧目共分为《喊月亮》《田月桑时》《相约花街》《良缘美锦》《花腰霓裳》五个篇章,融入了花腰傣日常生产生活的场景,再现了花腰傣民风民俗和人文景观,向观众呈现出一场耳目一新、沉浸式体验的花腰傣族文化盛宴,承载着花腰傣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愿望。

新平文旅16502.jpg

二是凸显乡村振兴。参加剧目演出的共有220多名演员,其中95%是当地花腰傣群众,他们在舞台上展现出了日常生活的场景,实现了“田间变舞台,农民变演员”的目标,推进了“百千万文化工程”的建设。在剧目展演的景区,还设立了非遗项目展示区,葫芦笙、傣族传统陶器、竹编、织锦,四弦琴、打陀螺、土法压榨核桃油8个市、县级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透过镜头,向网友介绍自己的学艺、传艺经历和项目传承发展情况,展示精心制作的非遗文创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新平文旅16503.jpg 

三是凸显文旅融合。剧目以演艺+非遗、演艺+景区的模式,把音乐、舞蹈、非遗文化、乡村景区等多种元素融为一体,以走进去、齐歌唱、共欢乐的沉浸式演出形式,展示一幅花腰傣农耕文化与民俗文化融为一体的图景,让游客在景区就能够欣赏到花腰傣民俗文化艺术的魅力。

四是推动文旅市场发展。剧目通过云南公共文化平台、公共文化云视频号、央视频同步直播,当天观看网络直播观众达12万余人次,省内外群众纷纷通过网络打卡的方式为演出点赞。独具创意和活力的花腰傣文化旅游演出,让文化变得更加亲近和可触摸,零距离触摸历史、零距离感受文化,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深度体验,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带动文旅消费,推动文旅市场发展。

新平文旅16504.jpg 

实景歌舞剧《喊月亮》的打造是践行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在后疫情时代,通过文旅融合打造文化演艺产品,注入市场活力,吸引游客,补充、延伸和提升了文化旅游体验感,为新平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图/文:李海梅;审核:何永进)

上一篇:新平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召开“两转一强一提”学习研讨会
下一篇:新平县文化馆2022年“百千万文化工程” 花腰傣舞蹈培训圆满结束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