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质雕花窗棂旁立起鲜红的消防器材柜,百年青砖墙上挂起消防安全公示牌……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近日,新平县文物局投入5.06万元专项资金,对辖区内11处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集中建设微型消防站,配置消防器材。覆盖省、市、县三级文保单位及文物保护点,基本实现“消防器材全域覆盖、应急能力全面提升”的目标。这一举措标志着新平县在文物消防安全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为历史建筑筑起“防火墙”。 
此次配置覆盖省级文保单位富春街民居、市级文保单位顺城街1号民居、滇南、滇中、思普三区地委代表联席会议旧址等历史建筑,同时也涵盖文明街王氏民居、富昌隆商号、中街53号民居等县级保护单位和平掌梭山民居等文物保护点。其中,富春街民居、顺城街1号民居、滇南、滇中、思普三区地委代表联席会议旧址、富昌隆商号、帽盒山革命旧址等5处具备条件的单位建成标准化微型消防站,其余6处补充基础消防设备。每个微型消防站都标配消防器材柜、干粉灭火器、防毒面具、火灾防护服、消防水带及水枪、消防铲、消防桶等,并悬挂消防安全责任人公示牌。 
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陈琪娟副局长表示:“古建筑消防安全是文物工作的生命线。此次全覆盖不仅补足硬件短板,更推动责任体系从‘单兵作战’向‘联防联控’升级。”“古建筑多为木质结构,一根未熄灭的烟头就可能毁掉百年历史。” 
下一步,县文物局将明确每处文保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完善制度、健全体系,将消防管理纳入考核内容。同时将联合消防部门开展专项培训,内容涵盖初期火灾扑救、器材操作、疏散引导等,同步组织实战演练,模拟古建筑电气火灾、木质结构火情等场景,检验应急响应流程。(图/文:姜维;审核:高玲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