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环境保护局关于2018年12月12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8-12-12 13:12   点击率:156打印】【关闭

新平县环境保护局关于20181212日建设项目环境

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联系电话:0877-7015338(新平县政务服务管理局环境保护局窗口)、0877-7018658 (新平县环境保护局行政审批股)

     真:0877-7019286

 通讯地址:新平县平山路33号(新平县人民政府第二办公区8楼)
      
    编:653499

公示时限:20181212 —1218 日(5个工作日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评类型

环评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新平县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建设项目

新平县桂山街道庆丰路97号新平县人民医院内

新平县人民医院

环境影响报告表

云南新世纪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次综合大楼建设项目拆除原有三号楼,建筑面积为1337.49㎡,新建医院综合大楼为地上 15层,地下 2 层,建筑总高度为   60.3 m。单体总建筑面积:41990.41 ㎡(其中地上31510.25 ㎡,地下10480.16 ㎡),形成最终498床的规模,建成后医院业务区的总建筑面积将达到62065.91㎡(其中地上51585.75㎡,地下 10480.16㎡)。项目总投资估算值约为20950.00万元。

一、主要环境影响

(一)施工期

1、水污染源

施工期产生的污水主要包括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2、大气污染源

本项目施工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扬尘,主要来源于场地平整、工程建设以及原材料运输、堆放等作业过程中,此外还会有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排放的尾气。

3、噪声污染源

 施工期噪声主要是各种施工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和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

4、固体废弃物污染源

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土方开挖产生的弃土弃石、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二)运营期

1、水污染源

医院污水主要来自门诊部(含普通门诊部、急诊部、检验科)、住院部等。本项目内污水按水质成分的不同可分为含病菌污水、酸性废水、生活污水和含油污水,其中酸性废水属于特殊废水。

2、固体废弃物污染源

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医疗固废、污水处理站污泥及其他固体废弃物。

3、噪声污染源

新建建筑内的配电房、水泵房、备用发电机房、进出车辆等为项目区内主要噪声源。

4、废气污染源

项目废气主要包括汽车尾气、食堂废气、恶臭及备用发电机废气。

二、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

1、水环境

1)在项目区内设置沉淀池,将坑积水和雨水沉淀后排出。

2)生产废水(混凝土养护、车轮清洗等施工废水)设沉淀池沉淀后回用或洒水抑尘不外排。

3)地下层开挖时,设置沉淀池,及时通过污水泵抽排基坑用水,汇集水进入市政管网前需必须进行三级沉淀,经过沉淀后的基坑水尽量回用于项目区的洒水抑尘,回用不完的达标排入市政管网。

2、环境空气

1)在施工时段,施工中更为严格的要求对施工现场每天定时洒水,同时洒水次数不少于3次,灰尘大的时段实时洒水,以有效防止扬尘,在风大晴朗的天气,加大洒水量及洒水频次;

2)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低速或限速行驶,减少产尘量;

3)施工渣土外运或填方取土车辆均加盖棚布,严禁沿路泼洒产生扬尘;

4)施工工地场界采用围墙、挡板等遮挡措施,设置围挡不低于2.5m,以有效地减少近地面扬尘的扩散。

   5)拆除项目区内的原有建筑时,施工可以在夏季雨季空气较湿润的天气进行、并通过在工地场界采用围墙、挡板等遮挡措施,在非雨季拆除保证洒水频次,可以有效减少粉尘的扩散。

3、固体废弃物

1)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每天由清洁员清理,集中委托环卫部门进行清运;

2)施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分捡出具有回收价值的废钢筋、废木材、废塑料、废包装材料等,可送废品收购站回收利用;余下无回收价值的,就地用于回填或运往指定地点妥善堆置。建筑垃圾应有计划地堆放并建挡墙等防范措施,禁止四处乱堆乱倒建筑垃圾。

3)项目建设废弃土石方送至城建部门指定堆放点。

4、声环境

1)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2)施工期间应选用低噪声机械,对产噪大的机械进行隔声及减振处理;

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做到文明施工,避免人为噪声的产生;

4)施工单位在施工中需注意机械的保养、合理操作,使施工机械运作在最低声级水平。

(二)、运营期

1、水环境

1)实行雨污分流

本项目在设计时,应按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原则设计。

2)污水处理系统

做好改扩建项目与原有污水处理系统的管道衔接,确保新建的综合大楼内的污水经过收集后全部汇入污水处理站处理。

在新建的主体建筑下建设化粪池、酸性废水中和池等预处理设施。

备用发电机房线路接入污水处理站用电,一旦医院停电启动备用发电机,杜绝非正常排放情况的发生。

3)操作管理保证措施

应严格限制向下水道任意排放消毒剂及其他有机溶剂,以避免影响污水处理效果和增加处理负荷。

4)中水回用

GB50336-2002《建筑中水设计规范》3.1.6强制性条文规定,综合性医院污水不适宜中水回用,但该医院需要绿化用水,可预留城市中水回用接口,今后若实施中水回用时可由外部提供使用。

5)特殊废水监测

酸性废水预处理系统应设置在化验室、实验室和检验室废水,应根据使用化学品的性质单独收集并单独处理进行酸碱中和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站。

增加对原有食堂区域的改造,增加配套的隔油池,食堂污水经过隔油后排入污水处理站。

此外对于传染科废水,根据传染科确定的最终位置,须设计单独收集该部分污水、通过预处理池进行预处理消毒后再排入污水处理站。

2、固体废弃物

1)关于医疗废物

严格执行国务院[2003]380号令《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2003]36号令《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等规定。

改扩建完成后沿用医院的医疗废物间。后续的运营管理应符合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的技术规范及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示规定。医疗废物委托具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单位定期清运。

2)关于污水处理污泥和化粪池污泥

污水处理站沿用原已建成污水处理站,且原污水处理站污泥也未按规范进行处置,因此本次改扩建完成后,应在新建的污水处理污泥设污泥暂存池,着重考虑落实“三防”措施。医院污水处理站和化粪池的污泥在项目建成后必须经过有效消毒杀菌处理后,达到执行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4.3控制和处置要求后,委托具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定期清运。

3)关于生活垃圾

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了分类收集,医院办公及生活垃圾与医废分开,按规定设置生活垃圾堆放点,对于纸张、塑料、金属等可回收的垃圾可进行分类收集,并给以明确标识,生活垃圾委托环卫站定期清运。食堂泔水主要是剩汤、剩饭菜等,用塑料桶收集后由养猪农户运回作为猪饲料,或者委托具有废油处置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置,确保处置率100%。。

3、声环境

1)泵的进出口接管可做挠性连接和弹性连接,管道支架可做弹性支承。

2)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泵类机组。

3)发电机组单独设于地下房内,基底铺置减振垫。

4、环境空气

1)食堂油烟

加强管理,完善现有污染治理措施。厨房加装油烟净化装置,并确保正常运转,保证食堂扩容后按照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选用合格达标的油烟净化装置。

2)减小汽车尾气排放

为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应保证进出车辆的行驶畅通,停车场的汽车避免怠速空转。同时应最大化地进行绿化,立体绿化种植,提高环境对空气的自净能力,地下车库的排口宜设置在项目区的绿化带内,通过绿化带植物吸收和大气扩散,减少车库排气对外环境的影响。

3)发电机废气防治

由于医院属于双回路供电,医院停电和使用发电机的几率很小。本次设计将发电机房设于地下一层,减少发电时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发电机废气主要集中于发电机房内,注意在发电时的抽风换气,换气的窗口避免朝向近距离病房一侧,减少发电时废气对外环境和人群的影响。

4)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减缓措施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种植绿化植物吸收臭味,加强污水处理站周边的空气流通。必要时投加对污水处理站污泥除臭剂减缓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影响周围环境。

 


上一篇:关于2018年12月13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况的公示
下一篇:新平县环境保护局关于2018年12月11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