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高村干部履职尽责能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建兴乡严格大岗位制日常管理,落实绩效考核结果运用,不断压实“四级联创”工作,为推进各项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固定岗位职责,实现事事有人管。建兴乡根据村(社区)干部性格、特长、经历、专业和熟悉工作等,按照职责相近、任务相当原则,通过集体讨论、党委审核等程序,逐一制定岗位职责清单,明确具体责任分工,做到事不落下、依事择人、人岗相适、职责清晰。严格落实“AB”角工作补位制度,通过“老中青”互补、“一对一”帮带、“学思用”结合,做好“传、帮、带”,加快年轻干部成长,在形成团结、奋进、高效、和谐的干事氛围的同时有效解决了“职责不清”“吃大锅饭”问题。 
规范队伍管理,确保日常监督到位。建兴乡以“万名党员进党校”、主题党日为载体,强化村干部理论学习和党性教育。定期不定期组织业务培训、组织现场观摩学习,实现村干部年度培训全覆盖。盯牢日常管理,严格落实坐班制,建立月例会制,抓好密切联系群众、重大事项报告、考勤管理、学习培训、承诺践诺等14项日常管理制度。乡纪委以思想认识、制度建设等方面为抓手,严明工作纪律,从工作和生活出发,强化对村干部监督管理,调动村干部为民干事的积极性。 
坚持用心育才,构筑人才培养蓄水池。建兴乡以党建联合体为纽带,探索村干部跨村交流机制,1名村干部“跨村任职”,3名村干部“异地交流”,打破“本村干部本村选”的传统观念,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建立村级后备人才库,储备村干部15名。扎实开展村干部学历水平和能力素质“双提升”行动,选送1批4名村干部参加本科班、大专班学历教育,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严格绩效考核,落实激励关怀机制。2022年,建兴乡结合实际,进一步修改完善村(社区)干部日常考核方案,注重月岗位考情分析。标准化管理村干部档案,建立“一人一档”。强化结果运用,实行“日常考核+年终考核”相结合,并将年度考核结果记入个人档案,作为村干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此外,建兴乡严格落实村级大岗位制经费保障制度,为村干部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执行好社会保险定额补助标准,确保激励关怀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