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环境影响 (一)施工期 (1)环境空气 施工期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机械设备废气,均以无组织的形式排放,产生量较小,在空气中经自然扩散和稀释后,对评价区域空气环境质量和周围关心点的影响较小。 (2)水环境 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洗手废水,水量极少,经收集后洒水抑尘,不外排,因此,项目施工期废水不会对周边地表水环境产生影响。 (3)声环境 项目在施工期间,项目对增加环保设施,以及填挖截排水沟、废石场拦渣坝、沉沙池,多采用人工方式,施工期噪声主要是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以及电锯、电焊机产生的噪声。项目区200m范围内无居民点、医院、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且地处山地内,有山体进行阻隔。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不大。 (4)固体废物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弃土石方及生活垃圾。项目不设计新增建筑物,弃土石方主要是截排水沟、废石场拦渣坝、沉沙池及新的环保设施时产生,产生量较少,产生的弃土石方运至项目现有废石场,不外排。施工人员不在项目内食宿,产生的生活垃圾较少,收集后,运至附近村庄垃圾收集点,同村庄垃圾一同处理。 (二)运营期 (1)环境空气 项目运行中,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露天采区作业扬尘、运输道路扬尘、堆料场区扬尘、成品装卸扬尘及破碎筛分加工粉尘。在露天采场作业打孔时;采用湿式打孔;采用一套专用的可移动的洒水管道洒水降尘;道路运输时:谨防运输车辆装载过满,并采取遮盖、密闭措施,减少其沿途遗撒,及时清运洒落在路面上的泥土和灰尘,采用一套可移动的洒水管道洒水降尘;在成品装卸时:采用一套专用的可移动的洒水管道洒水降尘;将破碎机、筛分机、皮带输送机进行密闭,且在工业场地用喷雾设备喷雾降尘,加工环节中未密闭的转运点设置下料管道,工业场地用喷雾设备进行洒水喷雾措施后,影响可以得到减缓,评价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落地浓度均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即900 ug /m3的要求。厂界TSP预测浓度能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要求。 (2)地表水环境 本项目生活污水中的食堂餐饮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和其它生活污水经调节池收集后,进入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暂存于蓄水池内,晴天全部回用于项目区内降尘及周边林地绿化,不外排;产生的初期雨水经初期雨水收集池(水土保持方案中的沉沙池和扩容后的沉沙池)收集之后用于项目区的降尘,不外排,对周围地表水环境影响不大。 (3)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通过将破碎机、筛分机、皮带输送机进行密闭,因本项目在在露天采场进行采矿作业时采矿设备距离项目区厂界较近,但采矿设备为移动性质的,故本项目四周的厂界暂时超标项目厂界四周噪声均不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限值,但本项目厂界周边500m范围之内无环境保护目标,故本项目运营期噪声对周边的声环境影响不大。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剥离表土 暂存于项目治理恢复区内,剥离废石运输至本项目的废石场内;生活垃圾由项目区内的垃圾桶收集后,运至附近村庄垃圾收集点,同村庄垃圾一同处理;在设备维修和检修时产生的废机油、废油桶在危险废物暂存间暂存后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初期雨水收集池沉淀物(水土保持方案中的沉沙池和扩容后的沉沙池)收集自然干燥后,至于治理恢复区内,处置率达到100%。 (6)环境风险 本项目环境风险主要表现在沼气发生泄漏引起爆炸、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过程风险分析以及疫情风险。在严格落实本次环评提出的各项风险防范措施后,该项目发生风险事故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其潜在的环境风险是可以接受的。 二、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 (1)环境空气 施工场地定期洒水降尘;开挖土石方及时运输至于项目现有废石场;施工材料不要超载,减少运输沿途砂石等洒落。 (2)水环境 施工人员洗手废水经收集后洒水抑尘。 (3)声环境 采用人工开挖和少部分机械结合的方式进行施工。 (4)固体废物 ①施工时产生的废土方及时运输至项目现有的废石场。 ②项目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收集后,运至附近村庄垃圾收集点,同村庄垃圾一同处理。 (二)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1)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①本项目在露天采场作业打孔时,采用湿式打孔;采用一套专用的可移动的洒水管道洒水降尘; ②道路运输时:谨防运输车辆装载过满,并采取遮盖、密闭措施,减少其沿途遗撒,及时清运洒落在路面上的泥土和灰尘,采用一套可移动的洒水管道洒水降尘; ③在成品装卸时:采用一套专用的可移动的洒水管道洒水降尘; ④将破碎机、筛分机、皮带输送机进行密闭,且在工业场地用喷雾设备喷雾降尘,加工环节中未密闭的转运点设置下料管道,工业场地用喷雾设备进行洒水喷雾 ④本项目的堆料场区用扬尘网进行覆盖和用洒水喷雾设备进行降尘。 (2)水污染防治措施 ①严格执行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保证污水收集、处理系统运行流畅。 ②严格落实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截洪沟、平台排水沟、古坊、沉沙池、钢筋混凝土排水涵管、蓄水池等措施。 ③将水土保持方案中运输道路最低点的沉沙池扩容至17m3; ④本项目生活污水中的食堂餐饮废水经1个容积为1m3的隔油池处理,和其它生活污水经1个容积为8m3的调节池收集后,进入一座处理能力不低于2m3/d的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暂存于一个容积为8m3的蓄水池内,晴天全部回用于项目区内降尘及周边林地绿化,不外排。 ⑤定期对初期雨水收集池进行清掏。 (3)噪声防治措施 破碎机、筛分机、皮带输送机进行密闭。 (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①设置垃圾收集桶,收集后运至附近村庄垃圾收集点,同村庄垃圾一同处理。 ②在露天采场南面设置一个占地面积为1.08 hm2,库容3.5万m3的废石场和占地面积为0.76m2的恢复治理区。 ③项目拟设置1间占地面积不小于5m2的危险废物暂存间,用于暂时存放废机油及废油桶,收集暂存之后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④初期雨水收集池沉淀物:收集自然干燥后,至于恢复治理区内。 ⑤本项目产生的剥离表土至于恢复治理区内。 (5)生态保护与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①严格按开采范围进行开采,禁止扩大开采范围,矿山开采严格按照开发利用方案的设计要求,由上而下分台阶开采。 ②建设单位加强工作人员的教育及管理,加强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学习和宣传,在项目开采结束后,对矿区进行植被恢复,将很好的修复生态环境。 ③工程完工后进行复垦时做好环境管理工作,保证复垦绿化资金到位,另外一方面在树种选择上选择乡土树种进行生态的恢复,并且在绿化植树后要进行管理维护,保证一定的成活率,保证当地生态环境的恢复。 ④项目营运过程中,必须严格贯彻落实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工程措施 ⑤矿区及恢复治理区(采空区)严格落实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中运行期末的植物措施 (6)风险防范措施 ①本项目的柴油储罐设置防雨棚,防止雨水淋溶,柴油储罐外设置围堰,围堰的长为3m、宽为3m、深度为2m,围堰参照《危险废物污染填埋控制标准》(GB18598-2001)进行防渗,围堰的渗透系数不应大于1×10-7cm/s,地面采取粘土铺地,再在上层铺设10-15cm的水泥进行硬化,并铺环氧树脂防渗;围堰壁用砖砌再用水泥硬化防渗,在涂环氧树脂防腐防渗。 ②柴油储罐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储油罐设置醒目的“严禁烟火”、“当心火灾爆炸”等警示标志; ③柴油储罐应安排专人管理,做好入库记录,并定期检查柴油存储的状态,定期检查油库内储油罐是否发生泄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