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助推新平健康稳步发展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0-06-01 10:06   点击率:204打印】【关闭

通过持续不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医改工作成效明显一是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全县卫生技术人员(含乡村医生)由20151648人增长到20191925人,核定编制床位数由2015984张增长到20191302张,实际开放床位数由20151488张增长到20191438张,总诊疗人次由20151495634人次增长到20191903291人次,住院病人由201542008人次增长到201947436人次;二是县级公立医院龙头作用得到强化:两家县级公立医院成功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2018年,县人民医院通过省级提质达标验收评审,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儿科、康复医学科和县中医医院的针灸科被评为省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县中医医院实现整体新建搬迁,县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正启动中。五年来县级医院新增了人工关节置换术、血液透析技术、三级泌尿内镜诊疗技术、三级妇科内镜诊疗技术、换血疗法等先进的诊疗技术近100余项;三是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辖区居民历年参保率均保持在95%以上;四是建立了覆盖城乡常住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服务内容由2015年的11项增加到目前15项,投入服务经费由201540元增加到目前69元,项目得到可持续发展;五是两家县级公立医院的收入结构有了明显优化。百元医疗收入(扣除药品收入)医疗支出县医院为100.85元、县中医院105.08元,实现医疗成本基本持平;六是辖区居民健康水平得到持续改善:全县居民人均期望寿命由201575.58岁增长到201976.87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201512.06‰降到20195.97‰;自2015年起,连续保持5年无孕产妇死亡的良好记录。通过近五年改革发展,已建立了覆盖全县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等四位一体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最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医改工作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一、推进重点改革,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一是严格执行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破除以药补医。201311日起在全市率先取消药品加成,全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其缺口资金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医院自行消化和县财政补助来填补;严格执行《玉溪市规范统一县级公立医院医疗价格服务试行方案》、《关于玉溪市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的通知》(玉医保发〔201948号),药品设备耗材供应制度有效落实,县级公立医院使用药品、耗材实行省平台采购,减少药品和医用耗材流通环节,从而降低药品、医用耗材和试剂成本。优先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2019县级医院采购基药3172.81万元,基药采购占比为54.96%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采购基药1682.79万元,基药采购占比为86.55%二是改革医保支付制度。20164月,在县人民医院启动DRGs付费制度改革工作,将临床处置类似、资源消耗相近的病例归类分组,逐步实行同病同价,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20201-4月,新平县人民医院实际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病种共177种,累计出院6519人次,纳入路径管理的患者共4877例,入径率达74.81%,完成出径的患者共4569例,完成出径率达70.09%新平县中医医院实际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病种共53种,累计出院2801人次,纳入路径管理的患者共1304例,入径率达46.55%,完成出径的患者共1230例,完成出径率达43.91%三是实施医疗分级诊疗制度。制定《新平县关于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方案(试行)》,坚持以病人利益为导向,综合运用医疗、医保、价格等手段,形成有效的医疗分流机制,逐步建立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20201-4,各级医疗机构累计上转病人627人次、下转4人次县域内就诊率达93.46%,县域内基层就诊率54.77%同时,制定《新平县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试行)》,为分级诊疗改革注入新动力。2019年,全县累计签约123031人,占全县常住人口数的42.13%,其中:普通人群58064人,占签约人群总数的47.19%;重点人群累计签约97593人次占各类重点人群数84.24%四是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年内组建了医共体理事会,并审议通过了医共体《章程》、《新平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工作运行绩效考核评价方案》等政策文件,牵头单位成立了医共体办公室、财务综合管理中心,各成员单位加挂了医共体标牌,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工作持续有效推进。

二、优化医院管理,增进医院内涵建设

一是加快县级公立医院龙头能力建设。提高县级公立医院标准等级,2018年,新平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通过二级甲等医院审。县人民医院通过提质达标建设验收。加强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县人民医院儿科和妇产科、县中医医院针灸科成功申报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强与医学院校和三级医院的对口支援合作,县中医医院被确定为云南省中医学院实习医院和市中医医院对口支援医院;县人民医院被确定为昆明医科大学教学实习医院,省肿瘤医院和市人民医院对口支援医院和云南省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加强骨干人才培养,各级医疗机构每年派出50余人完成半年期以上进修;强化人才引进,每年留出一定数量的岗位用于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引进,有效缓解卫生医疗人才不足的矛盾。信息化建设得到有效更新和完善。启动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10个乡镇卫生院均设置中医科99个村卫生室能提供五类以上中医适宜技术服务。二是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成立县级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负责推进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去行政化,取消医院的行政级别,落实县级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和自主经营管理权。实行院长负责制,强化经营管理责任。三是完善人事薪酬制度。完善编制管理,合理核定县级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总量,实行编制备案制和动态调整机制;完善改革人事制度,建立健全以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和公开招聘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制度,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建立健全灵活用人机制;对县级公立医院实行工资总额核定,完善绩效考核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自主确定薪酬待遇,将考核重点向临床一线、业务骨干、关键岗位以及支援基层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

三、不断完善布局,促进卫生资源合理配置

一是优化医疗机构规划布局。按照适度规模、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确定县域内医院的数量、布局、功能、规模和标准,实现县域医疗资源的科学配置。二是大力推进社会力量办医。在土地、投融资、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点、重点专科建设等方面优化政策环境,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办医,扩大卫生资源总量,落实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院机构实行同等对待的政策。目前,县内有民营二级医院2家、一级医院4家、厂矿医院1家。

 


上一篇:新平县70万头生猪养殖生态循环产业化项目稳步推进
下一篇:新平县六项措施助力1-3月县域经济稳步发展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