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概貌 平掌乡位于新平县西南部,北纬23°48′30″—23°50′23″,东经101°31′50″—101°35′18″。东北邻哀牢山自然保护区,东南临建兴乡,西南与墨江县接壤,西部接镇沅县。全乡土地总面积为244平方公里。乡人民政府驻地平掌街,距离新平县城150公里,海拔1800米,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乡辖10个村(居)委会,116个村民小组,147个自然村,居住着彝、哈尼、拉祜、傣、白等8个少数民族。全乡经济以农业为主,总耕地面积为24649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70亩。粮食作物以稻谷、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茶叶、核桃、竹子为主,积极培育冬早蔬菜、甘蔗、小米辣等。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需进一步探明储量,招商引资,有效开发利用好资源。平掌乡境内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具有明显的寒温—暖温—亚热带立体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3℃,年均降雨量1800㎜,境内最高海拔2600米,最低海拔800米。由于受地形的影响,气候复杂多变,且雨量充沛。平掌、柏枝、梭山、联合、仓房、库独木6个村,处于冷凉山区,海拔在1500—1980m之间,适宜种植茶叶、核桃等寒、暧温带作物,富库、曼干、丫口、瓦寺处于低热河谷地带,海拔在800—1500m之间,气候炎热,适宜种植竹子、甘蔗、芒果、香蕉、荔枝等亚热带作物。 人口 民族 2023年末,全乡总户数4341户,总人口14422人,其中男7652人、女6762人;少数民族人口11099人,占总人口的76.96%;农村劳动力9294人,农业从业人员674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12%;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59人。 行政区划 全乡辖平掌社区、梭山、联合、仓房、库独木、丫口、曼干、瓦寺、柏枝、富库10个村民委员会,116个村(居)民小组,147个自然村。 经济概貌 2023年全乡实现生产总值34841万元,同比增长2%;完成农业总产值30235万元,同比增加16.2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17.66万元,同比减少39.87%,税收收入18.25万元,非税收入3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17.66万元,同比减少19.06%;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013万元,完成目标任务数的100.43%。 农业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扎实开展耕地流出问题整改工作,完成2021至2022年度流出耕地就地恢复119.1亩,整改率100%,稳步推进2023年耕地流出就地恢复工作。实施柏枝村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项目,新增耕地70.8亩,提质改造土地28.2亩。扎实推进耕地非粮化撂荒整改,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全年播种粮食面积49769.4亩,实现产值1.65亿元,积极推进新平县玉米单产提升行动,完成平掌柏枝村、联合村、库独木村万亩示范区建设目标,粮食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投入200万元建成梭山、仓房、联合、柏枝4个茶叶初制所,投入312万元启动实施库独木茶厂提升改造工程,完成茶叶品种改良200亩,仓房村、联合村完成“一村一品”(茶叶)认证,刺竹林小组茶园被认定为勐海大叶种茶叶种植科普示范基地。全年实现茶叶产量705吨、核桃产量1649.3吨、肉蛋总产量249.99万公斤,农业总产值3.01亿元。投入130万元建成丫口村、富库村绿色种养循环养牛场。蔬菜、林下中药材等产业乘势而上,小米辣、四季红油香椿、反季人参果、佛手等产业种植面积达1388.5亩,露水草、重楼、黄精、龙胆草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357.5亩。热区开发初见成效。平掌乡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曼干区域发展中心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获县级批复。依托曼干区域发展中心持续推进曼干片区68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启动实施丫口、富库10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曼干中型灌区建设工程完成初步规划及项目评审,曼干农村人畜饮水安全提升改造工程完成立项报批。投资35万元嫁接晚熟芒果1700亩,柑橘、甘蔗、生态牛油果等产业初具规模,热区发展动能不断蓄积。 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交通高质量发展。中麻公路全线扩宽硬化;建兴马鹿塘至平掌集镇三级公路完成路面扩宽,涵管铺设、挡墙浇筑稳步推进;17条乡村振兴道路建设PPP项目完成路面扩宽53公里,独谷公路、老王寨路等7条公路18.6公里进场硬化。谷麻江大桥建设项目设计图纸方案完成评审、批复工作,集镇至曼干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工程完成图纸设计、林勘等前期工作,梭山公路提升改造工程完成图纸设计。列养公路323.08公里,农村公路好路率持续提高。农村供水提质提效。投入589.58万元实施梭山、仓房、联合、库独木、瓦寺等一批农村人饮及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投入16.7万元完成瓦寺村水浇地工程建设。修复马龙河水库溢洪道、曼干大沟、新田大沟灌溉沟渠。花桥河小一型水库完成设计报批。农村电网巩固提升。投入286.9万元实施平掌变10KV集镇线与10KV梭山线联络优化工程,柏枝线3个低压台区线路防冰抗冰改造以及柏枝线支线防冰抗冰改造工程,新建改造10KV线路4.56千米,新增变压器3台,群众生产生活用电获得感不断提升。 重点项目建设 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规划布局,完成“三区三线”划定。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纵深推进,“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有效实施,顺利配合完成省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林长制全面推行。压实林地管护责任,全乡5915.7亩国家级和109663.1亩省级公益林得到严格管护;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扎实有效,连续三年无森林火灾发生,林区治安和谐稳定。天保工程、营林造林有序实施,完成核桃低效林改造2000亩,新建核桃竹子林区道路15公里。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全面启动,乡村绿化、低效林改造、科技推广、绿美乡村任务完成均达100%。河长制全面落实。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开始编制,“河长清河”、“清四乱”、“碍洪”等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县、乡、村三级河长累计巡河40余次,治理砂场3处,核实省级卫星定位疑似碍洪图斑13处,清理河湖垃圾3.9吨;完成10个行政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农村危房闲置旧房安心拆除全面铺开,拆除危房闲置旧房396宗42143.01平方米,村庄闲置土地资源有效盘活,投入85.5万元打造“安心拆除”县级示范点3个;梭山等3个村土地整治(提质改造)项目通过验收,曼干6800亩高标准农田启动建设。 人居环境整治 建设宜居乡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获得县级批复。投入17.3万元完成绿化美化3578㎡,建成9个市级美丽村庄示范小组,丫口村、联合村、梭山村、仓房村4个二星级美丽乡村完成创建申报,绿美行动落地见效。稳步推进10个人居环境整治PPP项目以及垃圾转运站、垃圾热解站建设工作,集镇、库独木村大寨小组、瓦寺村大沟小组污水处理设备完成地块选址确认。完成61座卫生户厕、12座卫生公厕问题摸排整改,新建联合村坝塘街公厕,人居环境整治实现常管长效。兑付2023年新建公厕资金8.56万元。投入390万元完成平掌乡2023年中央财政以工代赈示范工程,有效改善联合坝塘街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坝塘街集镇面貌焕然一新。 民生事业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强全乡701户脱贫户及监测对象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新识别监测对象4户13人,达标稳定消除风险1户4人。对12户具有生产条件的未消除风险户针对性开展帮扶措施,新安置公益性岗位4个,发放省外务工补助109人10.9万元,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45户699.65万元。脱贫人口与10户企业、10户合作社实现利益双绑。全乡43户家庭农场、30户专业合作社实现经营收入883.7万元,消费扶贫24.5万元。持续落实教育、医疗、就业保障措施,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实现“零辍学”,“雨露计划”补助64人34.65万元。脱贫人口与监测对象医疗、养老保险参保率100%。做实做细产业帮扶,投入799.6万元实施项目7个;以工代赈示范工程吸纳劳动力35人,发放劳务报酬91万元。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精准识别低保327户556人,发放低保金287.98万元,特困供养77户77人,发放特困资金96.6万元,审批通过临时救助39户39人,发放救助金额22.3万元,审核通过残疾人两项补贴527人,发放残疾人补助金79.75万元,特殊群体关爱服务扎实有效。发放创业担保、贷免互补贷款60万元,突出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转移就业劳动力4770人、脱贫劳动力1027人,安置有返贫风险、收入不达标的脱贫户90人,发放公益性岗位补助金107.9万元,脱贫人口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持续扩面增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2977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收6694人238.08万余元,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续保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29人,大岗位制适龄人员全部参保。成功兑付2023年实际种粮一次性补贴33.79万元、中央耕地地力保护补贴400.33万元、2021年草原生态保护奖补资金35.8万元,惠民惠农补贴政策持续增温。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筹措54.1万元改善办学条件,破损桌椅、床架得以更换,幼儿园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均达100%,乡政府荣获新平县教育先进集体、中心学校荣获玉溪市初级中学质量监控综合评价进步奖。持续开展新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逐渐普及,两癌筛查、精神卫生防控有力有效,村卫生室中医服务覆盖率达80%,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能力不断完善,文艺作品《簸米》荣获全县第五届“舞动健康·舞动快乐”广场舞大赛三等奖。科普宣传扩面提质,安装应急广播134台,讲科学、讲文明、讲健康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工青妇、残疾人、红十字会、慈善、福利等事业全面发展,武装、退役军人、档案、老龄、关心下一代、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得到加强,应急管理、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有力有效。 社会治理 建设和谐乡村。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殡葬改革工作,积极培育新时代廉洁向上的民俗乡风,成功创建仓房村、联合村、老李寨3个“清廉村居”示范点。持续推进“八五”普法及“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配齐配足“法治村民委员会主任”,实现全乡法律顾问全覆盖。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学校139场次。扎实开展综治中心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配齐村(社区)综治专员10名,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抓实抓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和社会治理机制,全乡网格管理系统矛盾纠纷采集上报1324件、办结1324件,调处矛盾纠纷105件,调处率100%,12345政务热线平台受理71件,办结71件,信访系统受理15件,办结10件,切实化解矛盾纠纷、夯实平安稳定根基。 党风廉政建设 “组织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坚决纠治干事创业精气神不足的10种具体表现,巩固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成果,及时动员部署“躺平式”干部专项整治,以思想破冰推动作风转变、效能提升。持续推进“清廉云南”建设新平实践,坚定不移推进清廉之治。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市县委实施办法,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减负,“三公”经费支出大幅下降。自觉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10个村(社区)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公开公示政府权责清单、服务事项清单,梳理行政职权8类162项,行政职权对应的“责任事项”1183项、追责情形1315项。扎实推进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完成政务服务窗口线下办件6335件、线上办件169件,完成村级代办3727项,好评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