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索引号53042700432800000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2021年预算公开目录 第一部分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2021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第二部分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2021年部门预算表 一、财务收支预算总表 二、部门收入预算表 三、部门支出预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按功能科目分类) 六、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预算表 七、基本支出预算表(人员类、运转类公用经费项目) 八、项目支出预算表(其他运转类、特定目标类项目) 九、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本级下达) 十、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另文下达) 十一、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算表 十二、部门政府采购预算表 十三、政府购买服务预算表 十四、对下转移支付预算表 十五、对下转移支付绩效目标表 十六、新增资产配置表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 办公室2021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部门主要职责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关于扶贫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能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扶贫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主要职责是: 1.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方针、政策和措施,并牵头负责指导、督促好扶贫开发政策措施的宣传。 2.承担新平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新平县“挂包帮”“转走访”工作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协助做好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日常管理工作。 3.负责组织拟订全县扶贫开发中长期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并牵头负责指导、督促、落实好扶贫开发规划。 4.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县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管理,负责组织拟订全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配方案,经批准后组织下达,并配合财政部门指导、督促、检查、监管好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扶贫项目资金的规范使用。负责扶贫开发统计。 5.负责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及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指导、督促、落实工作。 6.负责组织实施县级扶贫项目库建设工作,指导乡镇(街道)做好路线图、村级施工图相关工作。负责入库项目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并牵头组织督促、检查、落实、考核工作。 7.牵头统筹做好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和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的落实,动员行业部门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扶贫开发工作。 8.负责统筹、协调信贷扶贫工作,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配合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等扶贫工作任务的落实。 9.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贫困地区的科技推广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牵头组织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总结经验做法,负责全县扶贫工作的信息收集,做好宣传报道和经验交流工作。 10.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机构设置情况 新平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设3个内设机构。 1.综合股。承担综合管理事务。负责机关党群和党风廉政建设、深化改革、依法行政、意识形态、机构编制、组织人事、办文办会、财务事务、网络信息、综治维稳、信息简报、议案提案、保密安全、档案管理等行政事务;负责重大事项、重要批示、重要调研、重要工作和惠民实事的贯彻落实任务分解、督查、检查、考评等工作;负责组织拟订全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配方案,指导乡镇(街道)做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工作;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总结经验做法,做好宣传报道和经验交流工作;负责机关“挂包帮”工作;组织协调服务定点扶贫和驻村扶贫队员选派、培训、管理。 2.项目管理股。承担贯彻落实扶贫开发工作方针、政策和措施,负责扶贫规划、专项扶贫等管理事务。负责组织实施县级扶贫项目库建设工作,并牵头组织督促、检查、落实、考核工作;负责配合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等扶贫工作任务的落实;负责配合财政部门指导、督促、检查、监管好专项和行业扶贫资金的规范使用和绩效评价工作;负责组织协调革命老区建设工作。 3.社会和行业扶贫股。承担社会扶贫、行业扶贫等管理事务。负责社会扶贫(万企帮万村、助盲脱贫、贫困统计监测、企业集团帮扶、援藏等)、激发贫困群众内心动力等工作;负责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及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指导、督促、落实工作;负责职责范围对应的统计监测、扶贫信息工作。 (三)重点工作概述 1.动态精准,返贫致贫风险全面消除 动态管理精细精准。从实从细做好动态管理,抓实抓准贫困对象识别、脱贫状态跟踪、贫困退出等关键环节,重点关注因病、因灾、因学等致贫返贫特殊群体,贫情分析扎实有效,确保“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应扶尽扶”,实现全过程精准管理。2020年动态管理,无新识别贫困户、返贫户、新增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全县锁定建档立卡贫困户3167户11084人,脱贫不稳定户237户727人,边缘易致贫户292户1019人。 防止返贫见到实效。制定《新平县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方案》,完善帮扶机制,多措并举,用活用好各类脱贫攻坚政策,综合施策,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重点关注脱贫监测户、边缘户,完善帮扶措施台账,定期逐户分析监测对象返贫致贫风险和劳动能力情况,优先通过产业就业帮扶和扶志扶智措施开展针对性帮扶,提高监测对象自我发展能力,对脱贫不稳定户237户,开展产业帮扶216户、就业帮扶90户、金融帮扶19户、低保兜底176户、特困供养6户;对边缘易致贫户292户,开展产业帮扶99户、就业帮扶88户、低保兜底175户、特困供养1户。通过强有力的精准帮扶,2020年10月,全县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全部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2.综合施策,巩固提升成效明显 就业扶贫稳定有效。建立完善“三个”清单,开展技能培训13908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技能培训1327人次;转移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4231人,安置乡村公益性岗位487人;建成7个就业扶贫车间,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就业 55人;兑现公益性岗位补贴239.36万元、生活费交通费补贴789人38.49万元、外出务工奖补470人31.9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16人10.8万元、用人单位吸纳就业补贴101人10.1万元、创业就业服务站服务补贴20万元、就业扶贫车间吸纳就业奖补6.43万元,就业帮扶政策落实见效。 产业扶贫效果显著。投入1801.37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实施产业项目26个。其中,到户产业发展资金801.4万元,实现产业发展全覆盖;进一步做好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确保能贷尽贷,新增贷款27笔121万元,小额信贷余额6756.76万元,年内无新增逾期贷款,上年结转逾期贷款27.1万元,逾期率0.4%;对有产业发展条件及意愿的2617户9492人贫困人口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劳动力转移等项目培训,累计培训125期1.55万人次,实现产业培训全覆盖;大力推广“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105个新型经营主体与全部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贫困户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兑付带动奖补资金104.35万元,全县32个贫困村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122人,目前完成培训55人,54名致富带头人领(创)办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示范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底线标准全面守住。住房安全有保障,新增4类重点对象C、D级危房312户已全部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基本医疗有保障,贫困户参加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大病救助保险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00%;实现一站式结算,个人自付比例均低于10%,2020年报销比例达90.42%,实现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符合条件的享受医疗救助。义务教育有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学生,控辍保学工作实现动态清零目标任务。完成资助资金5660.34万元,其中,义务教育阶段3046.99万元,普通高中及以上教育2613.35万元。饮水安全有保障,投资3055.33万元,完成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13件,覆盖建档立卡人口0.3801万人;组织开展问题整改排查、抗旱应急、水质提升、工程管护、水费收缴、服务承诺和逐村达标评价等“七个专项”行动,覆盖1461个村(居)民小组87973户人口的679件供水工程均达到人饮安全四项评标标准,确保年内无因灾缺水情况发生。社会兜底保障有力,政策兜底惠及民生,发放建档立卡贫困户最低生活保障30175人次952.44万元,发放特困供养金578人次51.97万元,发放临时救助158人次59.45万元,实现城乡低保应保尽保,民政救助对象更加精准,救助更加及时到位;补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195.38万亩93.565万元,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态护林员101人。 易地搬迁搬出实效。11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54个农村危房改造就近就地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成。11个易地扶贫点完成917户拆旧和宅基地复垦复绿工作,宅基地复垦复绿面积达108.74亩,完成计划数的100%;因地制宜发展后续产业,在戛洒集镇关圣庙片区、水塘哪得龙片区采用“居家式”就业模式,打造地笼加工扶贫车间1个;在规模较大集镇关圣庙片区、小坝多等安置点成立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站4个,有组织开展劳务输出,促进就业增收,目前612人贫困劳动力通过自主发展生产、劳动力转移、自主创业、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均达到稳定就业。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完成总投资3029.48万元的贫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项目15个,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提速农村“厕所革命”,实现全县1461个自然村均达1档8条标准。 3.提高站位,责任体系持续扛牢 政治站位不断提高。始终坚持以党中央脱贫攻坚方针政策为核心,把脱贫攻坚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切实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专题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等28次,及时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全力推进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落实。 扶贫干部关爱有加。坚决制止扶贫领域形式主义问题,规范数据填报、减少督促考核评估、精简发文办会数量、建立通报问责机制,切实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提高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和质量中。调优选派108名优秀干部组成36支驻村帮扶队,保持驻村帮扶力度不减,市县乡288个单位部门3039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户全覆盖,确保“挂包帮”定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坚持正向激励导向,提拔脱贫攻坚一线干部17名,其中,正科级7名,副科级10名,2020年晋升6名脱贫攻坚一线干部职级,调整老厂乡、建兴乡、平掌乡3名乡镇党政正职,切实选优配强扶贫工作力量。 资金投入持续加强。专项扶贫力度加大,全县安排扶贫资金8536.10万元(含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782.83万元),实施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87个。行业扶贫力度不减,统筹整合各类扶贫资金2.05亿元,实施产业发展、劳动力就业转移、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大力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安防工程全面实施,投资5088.4万元实施贫困村通村道路危险路段安防工程329.7公里,隐患处置219.1公里,极大保障群众出行安全。社会帮扶持续加强,深入实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签订精准扶贫行动协议书36份,开展产业帮扶3575.998万元,帮扶人数5128人;就业帮扶555.5万元,帮扶人数162人;公益帮扶1219.42万元,帮扶人数1224人;技能帮扶117.1万元,帮扶人数3323人;企业总投入金额5468.018万元,受帮扶36个村(社区),受帮扶贫困人口6639人。 “双推进”成效明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引领农村产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开展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项目,在贫困村实施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16个,每村给予50万元补助,并通过“1+1”模式整合项目实现贫困村集体经济增收全覆盖,32个贫困村年底可完成5万元以上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新成立12个党组织,健全安置点基层组织体系,推动搬迁群众移风易俗,提高易地扶贫搬迁组织化程度。 执纪利剑发挥作用。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围绕脱贫攻坚政治责任落实不到位、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特别是“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等问题,延伸监督触角,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和综合分析研判,受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25件,立案查处6件,给予党纪处分6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问责3单位、7名干部,提醒谈话53人,巩固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成果。 二、预算单位基本情况 我部门编制2021年部门预算单位共1个。其中:财政全额供给单位1个;差额供给单位0个;定额补助单位0个;自收自支单位0个。财政全额供给单位中行政单位1个;参公单位0个;事业单位0个。截至2021年12月统计,部门基本情况如下: 在职人员编制17人,其中:行政编制7人,事业编制10人。在职实有16人,其中: 财政全额保障16人,财政差额补助0人,财政专户资金、单位资金保障0人。 离退休人员4人,其中: 离休 0人,退休 4人。 车辆编制1辆,实有车辆1辆。 三、预算单位收入情况 (一)部门财务收入情况 2021年部门财务总收入873.9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873.92万元,政府性基金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收益0万元,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0万元,事业收入0万元,事业单位经营收入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0万元,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万元,其他收入0万元。 与上年的739.34万元增加134.58万元,增长18.2%,增加的主要原因是1.2021年减少了对新平县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指挥部工作经费、新平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公用经费这两块经费的预算48万元;2.增加了国际农业农村综合改革项目贷款还本付息经费192.82万元(根据2020年的实际还本情况,国际农业农村综合改革项目贷款还本付息经费从2020年的383.18万元提高到2021年的576万元);3. 机关党建工作经费0.5万元2020年年初预算批复时未批复,2021年该项目经费在年初预算批复时已批复;4.2020年行政人员退休1名。 (二)财政拨款收入情况 2021年部门财政拨款收入 873.92万元,其中:本年收入873.92万元,上年结转收入0万元。本年收入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873.92万元(本级财力873.92万元,专项收入0万元,执法办案补助0万元,收费成本补偿0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成本补偿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收益财政拨款0万元。 与上年的739.34万元增加134.58万元,增长18.2%,增加的主要原因是1.2021年减少了对新平县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指挥部工作经费、新平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公用经费这两块经费的预算48万元;2.增加了国际农业农村综合改革项目贷款还本付息经费192.82万元(根据2020年的实际还本情况,国际农业农村综合改革项目贷款还本付息经费从2020年的383.18万元提高到2021年的576万元);3. 机关党建工作经费0.5万元2020年年初预算批复时未批复,2021年该项目经费在年初预算批复时已批复;4.2020年行政人员退休1名。 四、预算单位支出情况 2021年部门预算总支出873.92万元。财政拨款安排支出 873.9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97.42万元,与上年的306.16万元减少8.74万元,减少2.85%,减少的主要原因是2020年行政人员退休1名;项目支出576.5万元,与上年的433.18万元增加143.32万元,增长33.08%,增加的主要原因是1.2021年减少了对新平县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指挥部工作经费、新平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公用经费这两块经费的预算48万元;2.增加了国际农业农村综合改革项目贷款还本付息经费192.82万元(根据2020年的实际还本情况,国际农业农村综合改革项目贷款还本付息经费从2020年的383.18万元提高到2021年的576万元);3. 机关党建工作经费0.5万元2020年年初预算批复时未批复,2021年该项目经费在年初预算批复时已批复。 财政拨款安排支出873.92万元,其中: 其他共产党事务支出0.5万元,占财政拨款安排支出的0.06%,主要用于支付党建档案盒、订书机、报刊杂志征订等办公用品费用; 其他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76万元,占财政拨款安排支出的65.91%,主要用于偿还2021国际农业农村综合改革项目贷款还本付息; 行政单位离退休5.76万元,占财政拨款安排支出的0.66%,主要用于支付4名退休人员的生活补助;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22.24万元,占财政拨款安排支出的2.54%,主要用于在编在职人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支出; 行政单位医疗12.1万元,占财政拨款安排支出的1.38%,主要用于在编在职人员行政单位医疗缴费支出; 公务员医疗补助8.39万元,占财政拨款安排支出的0.96%,主要用于在编在职人员公务员医疗补助缴费支出; 行政运行223.69万元,占财政拨款安排支出的25.6%,主要用于在编在职人员工资福利支出177.64万元(行政人员工资支出62.04万元、事业人员工资支出52.04万元、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1.16万元、行政效能考核奖14.4万元、奖励性绩效工资48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44.73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9万元、其他交通费用5.28万元、工会经费2.56万元、办公费1.5万元、邮电费0.4万元、差旅费3.2万元、会议费1万元、培训费0.5万元、公务接待费1万元、劳务费24.79万元、福利费1.6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1.32万元; 住房公积金25.24万元,占财政拨款安排支出的2.89%,主要用于在编在职人员住房公积金缴费支出。 五、对下专项转移支付情况 (一)与中央配套事项 无。 (二)按既定政策标准测算补助事项 无。 (三)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事项 无。 六、政府采购预算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编制了政府采购预算,共涉及采购项目4个,政府采购预算总额2.24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预算2.24万元、政府采购服务预算0万元、政府采购工程预算0万元。 七、部门“三公”经费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合计11万元,较上年的18万元减少7万元,下降38.89%,具体变动情况如下: (一)因公出国(境)费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2021年因公出国(境)费预算为0万元,较上年的0万元减少0万元,下降0%,共计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因公出国(境)0人次。 (二)公务接待费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2021年公务接待费5万元,较上年的12万元减少7万元,下降58.33%,国内公务接待批次为125次,共计接待1875人次。 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认真贯彻执行《中共新平县委办公室新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平县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的通知》(新办发〔2020〕1号),接待批次、人次减少,导致公务接待费比上年的减少。 (三)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2021年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为6万元,较上年的6万元减少0万元,下降0%。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0万元,较上年的0万元减少0万元,下降0%;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6万元,较上年的6万元减少0万元,下降0%。共计购置公务用车0辆,年末公务用车保有量为1辆。 八、重点项目预算绩效目标情况 2021年预算项目2个,金额576.5万元。其中: 1.机关党建工作经费0.5万元。 项目的年度目标:新平县扶贫办党组织将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抓手,认真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深入推进“党员积分制”工作。该项目实施后,项目实施后,新平县扶贫办党支部各项党的活动得以正常开展,支部活动、党员学习积极性将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发挥新平县扶贫办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大美新平县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治保障。 项目的绩效目标从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三个方面设定,其中: (1)产出指标 ①数量指标:依据《新平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2021年党建工作经费实施方案》,设定了三级指标:办公用品的种类、办公用品的数量。 ②时效指标:依据《新平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公用经费实施方案》,设定了三级指标:项目开展时间。 (2)效益指标 ①社会效益指标:依据《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全省机关党的建设的实施意见》、《新平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2021年党建工作经费实施方案》,设定了三级指标: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②可持续影响指标:依据《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全省机关党的建设的实施意见》、《新平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2021年党建工作经费实施方案》,设定了三级指标: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加强。 (3)满意度指标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依据《新平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2021年党建工作经费实施方案》,设定了三级指标:党员满意度。 2. 2021年国际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发展项目外贷还本付息经费576万元。 项目的年度目标:完成2021年的还本付息576万元。 项目的绩效目标从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三个方面设定,其中: (1)产出指标 ①数量指标:依据《玉溪市财政局与新平县人民政府关于利用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贷款实施“云南省农村综合发展项目”的再转贷协议》、《新平县2021年国际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发展项目外贷还本付息经费实施方案》,设定了三级指标:按照还款通知单足额还款、偿还2021年还本付息总额、偿还县财政垫付的还本付息总额。 ②时效指标:依据《玉溪市财政局与新平县人民政府关于利用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贷款实施“云南省农村综合发展项目”的再转贷协议》、《新平县2021年国际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发展项目外贷还本付息经费实施方案》,设定了三级指标:项目完成时间、还款频率、资金支付及时率。 (2)效益指标 可持续影响指标:依据《玉溪市财政局与新平县人民政府关于利用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贷款实施“云南省农村综合发展项目”的再转贷协议》、《新平县2021年国际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发展项目外贷还本付息经费实施方案》,设定了三级指标:项目单位偿债逾期情况出现率。 (3)满意度指标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依据《玉溪市财政局与新平县人民政府关于利用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贷款实施“云南省农村综合发展项目”的再转贷协议》、《新平县2021年国际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发展项目外贷还本付息经费实施方案》,设定了三级指标:省级财政部门、转货银行、财政部满意度。 九、其他公开信息 (一)专业名词解释 无。 (二)机关运行经费安排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2021年机关运行经费安排44.73万元,与上年的45.36万元减少0.63万元,减少1.39%,减少的主要原因是2020年行政人员退休1名。 (三)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鉴于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需在完成2020年决算编制后才能汇总相关数据,因此,将在公开2020年度部门决算时一并公开。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2021年预算 重点领域财政项目文本公开 一、项目名称 2021年新平县财政专项扶贫县级配套补助资金。 二、立项依据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帮扶政策措施不能“急刹车”》,《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强调乘势而上开拓奋进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新平县财政专项扶贫县级配套资金项目。 三、项目实施单位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四、项目基本概况 新平县财政专项扶贫县级配套资金500万元,用于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继续加强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拓展销售渠道,创新流通方式,促进稳定销售。 五、项目实施内容 新平县财政专项扶贫县级配套资金500万元。其中: (一)新平县小额信贷贴息360万元。扶贫小额贷款投向主要为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生产经营、发展养殖业,贷款利率按人民银行三年期基准利率4.75%执行,借款期限三年,期限内财政全额贴息; (二)新平县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扶持奖励项目140万元。根据《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平县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扶持奖励实施方案>的通知》(新政通〔2019〕11号),用于兑付新平县2020年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建档立卡户发展农业产业奖补。 六、资金安排情况 新平县财政专项扶贫县级配套资金500万元,其中:新平县小额信贷贴息360万元,新平县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扶持奖励项目140万元。 七、项目实施计划 (一)新平县小额信贷贴息项目实施计划:按照《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平县2018年小额信贷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新政办通〔2018〕35号)“六、贷款贴息程序(三)兑现贴息资金:由县扶贫办按照乡镇(街道)和承贷金融机构上报贷款发放清册和季度贴息资金额度,将贴息资金每季度划拨至承贷金融机构,不符合相关政策规定的贷款对象不予贴息”执行; (二)新平县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扶持奖励项目实施计划:按照《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平县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扶持奖励实施方案的通知》(新政通〔2019〕11号)执行。 八、项目实施成效 抓产业种养产业发展,做好产业发展跟踪落实,不断健全和完善“扶贫输血 产业造血”的稳定增收长效机制,做到乡镇有扶贫支柱产业、村有扶贫主导产业、户有增收致富项目。
监督索引号53042700432800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