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4年新平县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推介发布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4-03-26 14:03   点击率:171打印】【关闭

为引导广大农业生产经营者选用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助力新平县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根据上级行业主管部门关于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介发布的有关要求,县农业农村局在深入学习《2024年云南省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指引》和在县内广泛征集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基础上,遴选出正大811等品种和甘蔗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栽培等农业技术作为2024年新平县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现予推介发布。

请县乡农业农村部门结合地方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和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品种和技术需求,选择适宜主导品种主推技术进行示范推广,促进我县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

 

2024年新平县农业主导品种

 一、主要农作物(1个)

玉米:正大811

二、畜牧类(1个)

生猪:ELY三元杂交猪

 

2024年新平县农业主推技术

 一、农学类

甘蔗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二、园艺类

大棚番茄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三、畜牧类

生猪批次化管理技术

 

2024年新平县农业主导品种简介

 

一、主要农作物

玉米(1个):正大811

品种来源:G345M×G450F

审定情况: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定编号:国审玉20206257

特征特性:杂交种,出苗至成熟109天,比对照桂单162早熟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2厘米,穗位高105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果穗筒形,穗长18.4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租5.1厘米,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硬粒,百粒重33.8克。接种鉴定,抗茎腐病,中抗灰斑病、小斑病,感大斑病、穗腐病、纹枯病、南方锈病。籽粒容重796/升,粗蛋白含量11.24%,粗脂肪含量4.82%,粗淀粉含量72.53%,赖氨酸含量0.33%。

产量表现:2018-2019年参加热带亚热带玉米组绿色通道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82.3千克,比对照桂单162增产10.1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7.1千克,比对照桂单162增产8.3%。

栽培要点:适时播种,每亩适宜种植密度2800-3500株;播前精细整地,每亩施用1000千克农家肥,40千克玉米专用复合肥作底肥,适填播种,出苗后及时匀苗定苗,生育期间及时中桥除草,视苗情长势可追施化肥1-2次,亩追施尿素25千克左右;注意防治玉米大斑病、纹枯病和穗腐病、玉米螟等病虫害;收获后及时脱粒晒千入库。

适宜区域:适宜在热带亚热带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与广西接壤的低热河谷地带,云南省文山、红河、临沧、普洱、玉溪、西双版纳、德宏等州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种植。

选育(引进)单位:云南正大种子有限公司。

二、畜牧类

生猪(1个):托佩克猪

生产性能父母代母猪情明显,母性好、产仔数高、仔猪成活率高、泌乳力强、使用年限长,全世界范围内每年提供断奶仔数为25.2头,父母代母猪平均产仔12.7头以上,是不容怀疑的产仔冠军

生长发育托佩克种猪生产的商品猪生长速度快,腿壮、采食量高、25日龄断奶仔猪体重可达10Kg,商品猪料肉比2.5以下, 150 天体重超过115公斤、群体整齐,个体差异小、皮薄,非常易于饲养,与目前大部分商品猪相比,该品种猪可提前20天出栏,每头猪至少可多

显著特性托佩克种猪与现有的国外引进配套系猪一个很大不同点在于三系配套,比较简练灵活,生产体系的种用率比较高,其繁殖性能好是很大的特点,母猪发情明显、特别是哺乳母猪断奶后,一周内情率很高,托佩克猪原种各系母猪的乳发育良好,奶饱满,泌乳能力强,窝产仔数高,仔猪活力高、强壮、抗病力强,肉质好。

育种体系托佩克致力于种猪的平衡育种保证母猪良好的繁殖性的同时,考虑新生仔猪的活力;保证商品猪生长速度快的同时,兼顾良好的肉质、肉色、屠宰率。

 

2024年新平县农业主推技术简介

 

一、农学类:甘蔗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技术概述:新平县以国家糖料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补贴政策为契机,强化科技推广应用,推动蔗糖产业发展,2023年甘蔗种植面积4.89万亩。2022/2023榨季,我县产糖19万吨,可实现产值1.1亿元,其中甘蔗新品种和全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大面积应用作用尤其关键,使用甘蔗全膜覆盖栽培技术甘蔗单产增幅达1.5吨以上。新平县甘蔗全膜覆盖面积达1.48万亩,地膜使用量7-10kg/亩,是传统沟膜覆盖使用量的2-3倍,目前推广的宿根甘蔗保墒盖膜技术,进一步加大了地膜的使用量。由于蔗区地膜回收率不高,土壤残膜量逐年增加严重威胁甘蔗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研发推广用甘蔗全生物降解地膜是根治塑料地膜白色污染的关键技术。

增产增效情况:经大田试验示范,采用甘蔗全生物降解地膜全膜覆盖栽培技术,甘蔗平均产量6.52/亩,比2023年平均单产高1.4吨。使用普通聚乙烯地膜成本150/亩,在甘蔗大生长期或甘蔗收获后回收,每亩需要2个工,每个工120/天,回收成本240/亩,综合成本390/亩;而甘蔗全生物降解地膜使用成本250/亩;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综合成本比普通地膜低140/亩,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技术要点:1.整地开沟:采用机械开沟,沟深35-40cm,沟底宽25-30cm,行距1.1-1.4m;平地采用甘蔗种植机开沟、施肥、下种上土一体化作业。坡地沿等高线开沟,推荐用挖机开沟。2.甘蔗品种:推荐云蔗0551、云蔗081609等高产高糖优良品种。3.种苗要求:推荐使用温水脱毒技术处理后的脱毒种苗或组培苗;种苗无病虫害,芽完整饱满蔗茎做种。4.种植时期:推荐春植和宿根蔗管理。5.下种种植:下芽量7000/亩。摆种前剥去包裹叶鞘,种苗置于蔗沟板土上,双芽双行下种,种茎尽量摆放在蔗沟中间(有利于甘蔗直接出土破膜),两根平行种茎相距58cm左右,芽朝两侧。蔗沟摆种后,肥料、农药混合后施入蔗沟。甘蔗专用缓释肥用量80100kg/亩。施肥施药后种植沟盖土810cm(为保证种苗置于板土上,采用清沟盖土)。盖膜前进行芽前除草。6.地膜覆盖:甘蔗全生物降解地膜符合GB/T35795-2017要求,推荐地膜宽度1.5m,厚度0.01-0.012mm。有效覆盖时间120-180天。盖膜前土壤相对水分含量低于60%时进行沟灌,用水量5-10/亩。推荐使用全膜覆盖,沿种植沟垂直方向逐幅覆盖,地膜紧贴土表,两幅地膜边缘重叠510cm,蔗沟膜上覆土1-3cm,在地膜边缘及重叠处用细土压紧、压实。7.中期管理:进入8-10月份,采用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治,由无人机植保专业团队提供防控技术方案。8.甘蔗收砍:收砍应避免破坏蔗桩,砍口平整,入土5cm收砍,确保蔗桩不外露。9.宿根甘蔗管理:收砍清园后在晴天进行铲蔸,铲除露地部分蔗桩,入土5cm铲蔸,之后进行松蔸施肥施药,推荐甘蔗专用缓释肥用量80100kg/亩,单杀·噻虫嗪(噻虫嗪含量1%、杀虫单含量9%)用量3kg/亩,用细土覆盖农药和化肥,之后使用甘蔗全生物降解地膜进行全膜覆盖,推荐采用小型机械盖膜。

适宜区域:适宜新平冬春少雨的蔗区。

注意事项:甘蔗全生物降解地膜推荐在春植和宿根蔗管理上使用;秋冬植甘蔗要求地膜覆盖时间较长,推荐使用国标聚乙烯地膜。

技术依托单位: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2.新平县经济作物工作站,新平县新平大道28号,653499,普金安、普家荣,0877-7011027

二、园艺类:大棚番茄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技术概述:新平县2023年番茄种植面积1.55万亩,产量5773万公斤,创经济产值1.57亿余元。主要种植区域在红河谷-绿汁江流域(新化、老厂、水塘、戛洒、漠沙)及新化依施河、桂山亚尼河、平甸者甸河、扬武小河底河区域。我县开展大棚番茄新品种试验及绿色高效栽培示范研究,试验品种40多个,筛选出适宜内种植品种星粉830、莱美6号、迪雅369、博雅、凯特、谷雨天飞6个,主导品种为星粉830、莱美6号、迪雅369、博雅4个。同时,通过栽培技术研究,总结了《大棚番茄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该技术操作简便、实用性强,示范效果好。

提值增效情况:试验示范显示,《大棚番茄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可促进每亩地增产一级商品果300kg,亩新增收入900元,每亩可减少用药2次,每次药费20元、工费50元,可节约成本140元,每亩地减少用肥量20kg,按折中价5元/kg计,可节约用肥成本100元,即每亩地可提值增效1140元。目前,每年推广5000亩,可实现节本增效570万元。

技术要点:1.品种选择:选择抗病性强、品质优、高产、外观商品性好、耐贮运的大果型或中果型番茄品种。2.培育壮苗:用55℃的温水浸种15min,再用100062.5gL精甲·咯菌腈溶液浸种30min,清洗后清水浸泡6h8h捞出滤水,置于约28℃环境下催芽至70%种子露白;72穴育苗盘基质育苗,播种量按每亩2500粒计,播种到出苗密封保温,出苗后温度控制在25℃30℃为宜,出苗二叶期后,控制棚内温度在20℃25℃为宜,注意早晚通风,严防烧苗。浇水一次性浇透,苗后期注意控水,保持基质湿润即可。苗11心时,浇施1次腐植酸或喷施叶面肥壮苗,3叶~4叶时,浇施2‰尿素水提苗。3.整地定植:30cm深耕整地,闷棚5d7d。撒施基肥,1.2m宽起垄,垄高25cm30cm,铺口径25mm的微喷灌带,覆膜后待定植。基肥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1000kg或生物有机肥400kg、过磷酸钙50kg、复合肥(15-15-1550kg30d40d后,真叶3叶~5叶,株高约15cm时宜定植,定植前7d10d控水,定植前2d3d追施2‰尿素水。清水灌透晾地1d3d后,按株行距40cmx40cm双行破膜移栽,密度2500株/亩,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覆土封穴。4.棚内管理:适宜温度20℃30℃,适宜湿度70%~80%;采用单干整枝法,选择晴天无露水时,在第6台果花穗上部留2片叶摘心封顶,大果型品种留3个~5个,中果型留5个~6个,及时摘除枯黄、病叶和病虫果、畸形果。5.合理施肥:定植5d后追肥,苗期、初果期10d亩施水溶复合肥(20-20-205kg8kg,期间视情况补水。膨果期后,每10d追施一次高钾型水溶复合肥(19-8-278kg10kg。每次施肥后喷清水10min20min6.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结合番茄的生理学特性,有针对性的采用物理、生物、化学方式,综合防治不同类型的病虫害。7.采收销售:成熟后及时采收分级包装销售。

适宜区域:应用于新平县内海拔1200m1700m的设施大棚番茄生产区。

注意事项:生产结束要及时清园,产生的农药包装瓶、袋等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地膜集中回收。建立生产档案,保存记录3年。

技术依托单位:新平县经济作物工作站,新平县新平大道28号,653499,杨兆贵、白世光、白华飞,08777011027

三、畜牧类:生猪批次化管理技术

技术概述:生猪批次化管理技术是利用外源激素人为调控母猪性周期,实现母猪在预定时间集中发情、排卵、同期配种、同期分娩、批次出栏的一项现代生物技术,是养猪业实现全进全出、工业化和智能化管理的基础。通过批次化生产,有效提高母猪配种利用率和年产胎数,减少非生产天数。生猪批次化管理技术使后备母猪配种利用率由70%提高至95%,参繁母猪妊娠率达80%以上,母猪年产胎次达2.2胎,年提供断奶仔猪数22.2头,一头母猪每年可多提供12头育肥猪,显著提高了母猪产能,经济效益明显。

技术要点:1后备生猪批次化技术程序及操作规程。(1)预饲。同批次参繁后备母猪用连续投药器提前一周饲喂葡萄糖,以减少母猪对人和饲喂工具的恐惧感,使母猪逐渐适应连续投药。(2)第1天。下午2点饲喂烯丙孕素口服液,饲喂剂量20mg/头,连续饲喂18天。(3)第20天。上午8点注射用血促性素PMSG。最后一次饲喂烯丙孕素后,间隔42h颈部肌肉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1000IU/头。(4)第23天(查情点1)。下午4点注射戈那瑞林GnRH。注射PMSG80h后颈部肌肉注射GnRH100μg/头。(5)第24天。下午4点第一次输精。注射GnRH后间隔24h进行第一次输精。(6)第25天。上午8点第2次输精。第一次输精间隔16h后进行第二次输精。(7)第26天(查情点2)。上午8点第三次输精。间隔24h2次查情,母猪仍有静立反应,增加输精一次。每次输精前,精液或输精管中均加入10 IU缩宫素。2经产生猪批次化技术程序及操作规程。(1)第1天,下午4点同期断奶。母猪分娩后哺乳3-4周颈部注射氯前列烯醇钠0.2mg/头后统一断奶。(2)第2天,下午4点注射血促性素PMSG。断奶24h后母猪颈部肌肉注射血促性素PMSG1000IU/头。(3)第5天(查情点1),下午4点注射戈那瑞林GnRH。注射PMSG后断奶母猪间隔72h每头颈部肌肉注射戈那瑞林GnRH100μg。超期母猪注射200μg,每头猪饲喂葡萄糖200g/天,注射GnRH时第1次查情,有静立反应的母猪提前输精一次。(4)第6天,下午4点第一次输精。注射GnRH后间隔24h进行第1次输精。(5)第7天,上午8点第2次输精。间隔16h进行第二次输精。(6)第8天(查情点2),上午8点第2次查情。间隔24h个别母猪如有发情继续配种一次,本次批次化配种结束。3同期分娩技术。母猪妊娠113天的中午12点每头母猪在外阴部注射氯前列烯醇钠0.2mg/头,大多数母猪就会在次日白天同期分娩产仔,减少员工熬夜,提高效率。

适宜区域:规模化猪场。

注意事项:1后备母猪选择以有初情期的母猪为主到初配年龄和体重相关要求。2为了保证批次化猪群数量和效果,后备母猪应进行烯丙孕+PMSG+GnRH两点查情的定时输精程序处理3为满足批次生产定时输精导致的精液用量陡增,经产母猪应配合应用低剂量深部输精技术4烯丙孕素喂量可以添加到每天每头24mg以防母猪吃药量不够而导致发情5精液采集、稀释、品质检查及人工输精等程序均按NY/T 636-2021执行,猪精液常温保存,方法按照GB/T 25172-2020执行6输精结束后做好配种记录,记录母猪耳号、发情时间、配种时间及次数,以及公猪号、配种员等信息。7生猪批次化管理技术由于每个猪场配置的母猪不一样,设备不一样。根据需求定制一场一策生猪批次化管理技术方案。8加强生猪基础免疫、定期驱虫、提供优质的饲料,加强后备母猪、经产母猪、仔猪、育肥猪科学饲养管理,提高生猪养殖经济效益。

技术依托单位:1新平德康农牧有限公司,新平县古城街道办事处纳溪社区乙本甲155号,653499,吴泽举,18886376636,邓强,185819188392新平县畜牧站,新平县新平大道28号,653499,丁海波,0877-7012010


上一篇:图片解读丨一图读懂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法
下一篇:省茶叶产业相关专家到新平开展茶园 生产管理及茶叶加工调研指导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