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补奖对象是哪些? 答:承包草原并履行禁牧或草畜平衡义务的农牧民。 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补奖标准及测算依据是什么? 答:统一执行国家标准。第一轮(2011年至2015年):禁牧草原每亩补助6元;草畜平衡草原每亩奖励1.5元,资金直补到户;第二轮(2016年至2020年)禁牧草原每亩补助7.5元;草畜平衡草原每亩奖励2.5元,资金直补到户;第三轮(2021年至2025年)禁牧草原每亩补助7.5元;草畜平衡草原每亩奖励2.5元,资金直补到户。 三、具体怎么申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补奖资金? 答:以村组为单位,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组织做好补奖面积申报,报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审核、汇总,并在自然村以户为单位按规定张榜公示,公示内容包括项目户草原面积、人口、补奖资金等事项;公示无异议后,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县级农业农村、财政、林草部门审核。县级农业农村、财政、林草部门审核后,形成补奖资金兑付实施方案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复实施,并报省、州(市)级农业农村、财政、林草部门备案。 四、什么是草原家庭承包? 答:草原家庭承包就是把集体所有的草原或者依法确定给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国家所有的草原的使用权明晰到户(联户)或其他经营主体,进行草原确权登记,换发、核发草原所有权证和使用权证。草原使用权证由县人民政府颁发,草原承包期限为50年。 五、为什么要实行草原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答:实行草原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既是加强草原生态建设的重大举措,又是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林地、向草原的拓展,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草原无主、破坏无罪、”的局面,调动广大农牧民投资建设草原的积极性,改善草原生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六、为什么要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答:目前,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问题面临严峻形势。一是草原退化严重,可利用面积减少,生态功能弱化。二是牧民就业渠道窄,生产生活成本高,收入积累缓慢。三是草原保护投入不足,生产扶持力度弱。对草食性畜牧业的生产性补贴政策较少。因此,国家决定在八个省区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云南在其中)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七、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重大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二是有利于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落实科学发展观。三是有利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八、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答: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原则,在全国主要牧区可利用天然草场范围内,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基本达到草畜平衡,促进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逐步实现草原生态保护和牧民持续增收的双赢目标。 九、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实施草原家庭承包,实现“草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目标,建立起“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经营服务有效”的现代草原保护和建设制度。 十、为什么要对草原进行确权发证? 答:草原确权发证是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补助机制的依据,必须对草原的所有者、使用者的权利进行认定,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补助兑现。 十一、什么是草畜平衡? 答:草畜平衡,是指为保持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在一定时间内,草原使用者或承包经营者通过草原和其他途径获取的可利用饲草饲料总量与其饲养的牲畜所需的饲草饲料量保持动态平衡。 十二、什么是禁牧? 答:指长期禁止放牧利用。是一种对草地施行一年以上禁止放牧利用的措施。一般是在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或具有特殊利用方式(如割草场)的草场进行禁牧。禁牧的期限是以年为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