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新平县统计局    >    统计分析

2020年上半年新平县商贸业市场经济有序恢复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0-07-24 09:07   点击率:164打印】【关闭

       2020年上半年,在“五一”小长假和“端午”传统节日的拉动以及促消费政策利好影响下,经济运行正逐步向常态化复苏,降幅逐渐收窄。
       一、上半年商贸业经营情况
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358275.5万元,同比下降7.3%,全市排名并列第一。
2、批发销售额完成322480.8万元,同比增长4.1%,全市排名第一;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267952.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9.2%,占整个批发业的83.1%。
3、零售业销售额完成311265.2万元,同比下降0.2%,全市排名第六;其中 :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53770.6万元,与上年同期持平,占整个零售业的17.3%。
4、住宿业营业额完成7208.8万元,同比下降29%,全市排名第七;其中: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1733.8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4.9%,占整个住宿业的24.1%;
5、餐饮业营业额完成52186万元,同比下降19.1%,全市排名并列第二;其中: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3016.1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9%,占整个餐饮业的5.8%。
      二、商贸业现状
目前,全县限额以上商贸业企业及大个体共33户,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3户;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13户,大个体1户;限额上以住宿业企业4户,大个体2户;限额以上餐饮业8户,大个体2户。一季度为响应政府对新冠疫情防控的号召,住宿餐饮业行业基本处于关停状态,行业经营受疫情冲击最为严重,日前,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业形势不断向好的形势下,我县商贸业市场经济运行有序恢复,降幅在不断收窄:
1.企业已基本实现复工复产。一是受疫情防控影响,1月底至3月中旬,全县住宿餐饮业企业基本处于关停状态,目前,有33家限额以上企业及大个体已全部正常营业;二是虽然企业已复工营业,但营业状态不理想,从企业恢复生产情况看,限额以上企业未达到正常生产水平的仍有大部分,尤其是住宿业和餐饮业影响最为明显。
2.营业状态降幅逐步收窄。据调查,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上半年销售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保持增长的2家,同比下降的30%-50%的有1家;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及大个体上半年销售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保持增长的有11家,同比下降20%以内的有3家;限额以上住宿业企业及大个体上半年营业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保持增长的有1家,同比下降20%以内的有1家,同比下降20%-40%的有4家;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及大个体上半年营业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保持增长的有5家,同比下降20%的有5家。
三、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企业经营形势较为严峻,前景不容乐观。当前仍处于疫情防控期,消费市场还未全面复苏,加之一季度消费市场消费频率和消费能力明显下降,需求不足,企业经营状况和信心暂 时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经营状况预期堪忧;另市场需求尚未完全恢复,企业资金紧张,难以承担房租等营业成本的支出,营业额与同期相比下降幅度很大。
       2、消费市场短期内难以全面复苏。一是消费市场恢复仍需时日。疫情防控以来,对全市批零住餐形成严重冲击大。1-6月批零住餐四行业增幅分别为4.1%、-0.2%、-29%、-19.1%,目前境内疫情仍有“死灰复燃”的风险,境外疫情拐点未到,疫情输入压力未减,疫情防控常态化,消费市场回暖仍需要一个过渡。二是网购对实体店冲击较大。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逐渐改变,消费者已普遍接受网络购物,网络购物人数不断增加,发展速度迅猛,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对实体店消费冲击会越来越大。
       3、限额以上在库单位“小、散、弱”。全县限额以上在库单位及大个体数量虽然共有33户,但企业普遍经营规模小,实力弱,发展后劲不足,很难发挥助推消费增长的作用。1-6月全县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4013.9万元,仅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5%,支撑行业发展的主体主要是限额以下经济。缺乏一批大规模、高层次、有品牌的龙头企业,致使限额以上单位主导作用不明显,带动能力不足,影响了社会消费品零售规模的进一步扩张。
       4、生活支出增加,消费者顾虑较多。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支出制约了普通民众的消费能力。特别是我国二孩政策全面实施后,多数80、90后选择生育二孩,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年轻人的观念转变,他们会把大量资本投入到子女的医疗、教育方面。加上近年来新平县房价的不断上涨,多数人身上都背有房贷或者正在攒钱准备贷款买房,生活压力使得人们不敢随意花钱消费,对于日常消费品和高档物品的消费量就会减少。
       四、促进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建议
      (一)强化纳限政策宣传,培育发展企业
一是激发企业和个体的社会责任,加大对相关统计和省、市、县稳增长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和大个体的责任意识、纳限意识,消除对纳限工作的抵触。二是发挥好行业协会和商会的力量。注重发挥批零住餐行业协会在纳限动员工作中的引导作用,充分利用行业大会、年会等时机举办纳限政策宣讲,让行业协会和商会对会员单位做好纳限引导和宣传工作。三是培育发展有潜力的企业,达到限额标准后及时纳入统计,同时加强市场调研,及时将新开业且达到限额标准的企业纳入统计,以扩大限额以上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比。
      (二)降低生活成本,减少消费顾虑
一是降低住房成本。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政府应当在抑制投机投资需求、满足合理住房需求的前提下,回归住房的居住属性,满足低收入者的基本住房需求,让人民群众租得起、买得起房子。二是降低教育成本。统筹考虑适龄人口变化、城镇化进程等因素,及时调整优化本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布局,规划好幼儿园建设,引导社会力量按照规范要求举办普惠性幼儿园和托幼机构,规范早教中心、补课班等各类社会培训机构,营造健康办学氛围。三是降低个人支付医疗费用。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采用政府打包采购的方式,压缩药品流通领域的中间环节,取消药品的批零差价,将药品价格降低,让利于百姓。

上一篇:2020年上半年新平经济稳步复苏
下一篇:2020年上半年我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7.3%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