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新平戛洒花腰傣风情小镇被省政府列为省级105个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新平县高度重视新平戛洒花腰傣风情小镇建设,通过3年多的努力,建成了一批项目和基础设施,新平戛洒花腰傣风情小镇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规划先行,科学编制发展规划 围绕创建全省一流特色小镇的目标,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戛洒花腰傣风情小镇发展总体规划》《戛洒花腰傣风情小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小镇确定规划区面积3.6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1平方公里。总体定位为:中国一流全天候养生度假胜地之一,滇中滇西南旅游重要交汇地,花腰傣风情全域旅游示范区,以花腰傣文化产业、哀牢山自然、人文、旅游及红河谷现代休闲农业为特色,全国一流的旅游休闲小镇。 二、强化外引,拓宽项目投资渠道 采取内外联动等方式,积极引入社会投资主体参与戛洒花腰傣风情小镇建设,先后引入新平县城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新平县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云南建设基础设施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系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3户投资主体参与建设。 三、抓牢项目,全面推进创建工作 小镇建设原规划建设23个项目,按照“三个淡化”原则,经多方调研论证优化确定调减温泉水世界建设项目、茶马驿站建设项目、花腰傣驿站建设项目、医疗养生养老建设项目和戛洒花腰傣旅游特色小镇戛洒大道南线绿化提升改造(二期)建设项目、冬季养生避寒配套基础设施及花腰傣民族民居示范工程等7个项目,新增欢乐水世界和游客集散中心综合楼工程2个项目,共计18个项目,总投资12.85亿元。截至目前,花街延长线北段道路、戛洒集镇东线太阳能路灯工程、商贸街改造工程、金厂河桥两侧人行通道建设工程、南线河上段两岸景观提升改造工程、戛洒大道屋脊灯带亮化(二期)、关圣庙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关圣庙特色民居夯土建筑样板房内外装饰装修工程8个项目已完工投入运行。正稳步推进花腰傣传统民居传承项目、哀牢山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滨江西岸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关圣庙科技文化活动室、戛洒外滩酒店(二期)、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和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游客集散中心建设项目综合楼工程等7个项目正在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9亿元。 四、突出特色,打造独特建筑风貌 结合花腰傣传统民居的特点,实施花腰傣传统民居传承项目,统一规划建设15幢具有花腰傣特色的土掌房;对集镇主要街道两侧临街的房屋实施花腰傣特色提升,并在旅游观光车、路灯灯杆喷涂具有花腰傣独特标识的腰线图案,在戛洒大道两侧安装16尊傣洒、傣卡、傣雅彩色写实雕塑,在凤凰广场绘制11幅展现花腰傣民风民俗的彩画,充分展示花腰傣特色文化。对集镇内新建的建筑物,要求从外观设计上植入花腰傣元素。 五、培育产业,增强持续发展动力 一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改造提升石门峡、南恩河瀑布、陇西世族庄园、大槟榔园等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成2A级景区2个,大槟榔园被列为云南30个最具魅力村寨之一,景区景点承载力进一步增强。已建成四星级特色民宿客栈1家(金湾1号)、达到三星级酒店4家(山绿玖大酒店、金荗大酒店、大云酒店、时光小筑酒店)、在建四星级酒店1家(腾瑞外滩酒店一期)、在建五星级酒店1家(腾瑞外滩酒店二期)。其中,金湾1号和腾瑞外滩酒店拟纳入半山酒店名单,游客接待能力不断提高。完成“一部手机游云南”慢直播设备和“I.YUXI市民免费上网工程”一二期建设,实现公共WIFI全覆盖,安装3套智慧厕所系统终端设备,投入使用360辆松果城市共享电动车,集镇软实力明显提升。 二是大力发展花腰傣民族文化产业。开发“花腰傣”品牌系列产品,成立花腰傣手工艺品开发协会、手工艺品制作服务中心、正富土陶工艺坊,传承染齿、刺绣、纺织、土陶等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举办“花街节”“沐浴节”“服饰文化节”等活动,打造花腰傣夜市步行街,弘扬花腰傣文化,着力提升花腰傣的知名度。 三是大力发展亚热带水果产业。依托独特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柑桔、荔枝、芒果等亚热带水果,建成褚橙庄园、桔荔庄园,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增收。 六、注重环保,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一是加强保护治理。加大核心区内村庄周边的名木古树保护力度,明确保护的责任村组和责任人;对流经集镇的金厂河、南恩河、南线河、多罗河、南沧河、困龙河实施工程性治理。二是着力提高绿化面积。以戛洒大道、环城路、环岛、凤凰广场等为重点,种植凤凰树等具有本地特色和观赏价值的树木、灌木、乔木;实施集镇东面山绿化建设项目,提高面山绿化率;集镇绿化率达31.3%。三是加大“两污”治理力度。投资7894万元实施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和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合建项目,集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四是积极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及时清理集贸市场、街道、集镇周边村寨垃圾,清除垃圾广告,拆除乱搭乱建的违法建筑物。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荣获“省级生态乡镇”称号。 七、严格监督,切实做好协调服务 新平县成立了戛洒花腰傣风情小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帮助项目业主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督促施工单位制定项目进度表,围绕进度倒排工期,有条不紊地推进项目建设。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不定期到施工现场督促检查工作,对投资主体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协调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