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改事项 飞井海水库作为红塔区主要饮用水源,2021年年均水质、2022年部分月份均为Ⅲ类,未达到Ⅱ类水质目标要求,仍存在水域附近人类活动频繁、建(构)筑物增量未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隐患突出等管控不到位的问题。通海县于2013年8月起将柿花树隧道水源作为县城主要供水水源,目前尚未完成保护区划定,作为县城唯一供水水源,又无其他备用水源,若受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县城居民供水饮水将难以保障。 二、整改措施 (一)严格依法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完成新平县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 (二)完成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 (三)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养殖场的监管,对涉嫌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依规查处。 (四)积极引导和合理优化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强化化肥农药科学使用,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五)制定水源地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完善风险防控方案,落实风险防控措施。 三、整改成效 新平县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范围为新平县9个乡镇的13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主要建设内容如下:(1)标志与隔离防护工程:界标53个,交通警示牌26个,宣传牌44个,禁止标示牌19个,界桩705个;涂塑围网327.29㎡,铁栅栏13708m(投影长度)。(2)重要水源地监控能力建设工程:拟对新平县乡(镇)“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南恩河、达哈河、洋发城水库和光山河水库)配备水质自动在线监测站,其中岸壁式自动在线监测站2座,浮标式自动在线监测站2座,共计4座。(3)水源地保护区内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工程:新建DN110UPVC污水入户管735米,DN200HDPE污水管1338m,DN300HDPE污水管567m,DN400HDPE污水管385m,排水沟61m,各类检查、沉泥、隔渣井184座。(4)水源地保护区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新建10m³/d厌氧池+氧化塘系统1座,20m³/d厌氧池+氧化塘系统1座,回收水池2座,单户式生活污水净化罐143套。项目概算投资2671.16万元,获得中央生态环境专项资金2320万元支持,不足部分由地方政府配套。2023年9月14日以竞争性磋商采购的方式确定云南景辉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为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的编制单位。编制内容包括17个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划分方案(总的为一本划定方案,含17个饮用水水源地监测报告)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配合采购人开展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等各项工作,并协助采购人取得批复文件。 云南景辉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于2023年9月27日开始现场踏勘与调查,11月开展水质现状监测,12月开始编制划定方案,12月26日编制完成《新平县乡镇级以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初稿)》,新平县水利局组织有关乡镇(街道)召开了征求意见会。2024年4月24日经多次修改完善,最终形成《新平县乡镇级以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上会稿)。2024年5月13日,通过云南省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组织专家技术审查。截至目前,已按专家意见完成文本修改再次征求乡镇及相关单位意见,同步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 制定出台了《新平县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方案》,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农用化肥施用总量。提高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优化氮、磷、钾配比。通过有机肥资源还田量,大力推广绿色种养循环试点和有机肥还田使用率。强化肥料市场监管,确保农民用上“放心肥”。实现全县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化肥利用率达43%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到2%,耕地质量提高0.2个等级,化肥施用强度减少至220千克/公顷,化肥使用总保持负增长。 制定了《新平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开展应急演练,有相应的应急防护工程设施及应急监测能力。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日常监管,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水源地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排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