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环境影响 (一)施工期 (1)废气 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及运输时产生的粉尘、各种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尾气。粉尘主要为尘土和建筑材料细微颗粒,无特殊污染物质,经采取洒水降尘、运输车辆加盖篷布等措施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等)燃油排放废气(含CO、CH、NOx等污染物),但机械数量少,废气排放量少,施工期是暂时的,通过加强管理后对环境空气影响较小。 (2)废水 施工期产生废水主要有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施工废水主要为施工场内混凝土养护废水和工具冲洗废水,生活污水主要来自于施工人员少量的清洁废水,施工废水经5m3污水收集沉淀池处理后,用于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经过污水收集沉淀池处理后,用于场地洒水降尘。综上,项目施工期废水均不会进入附近的地表水体,对附近地表水体水质的影响很小。 (3)噪声 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设备噪声。项目周边环境敏感目标距离施工场地较远,且有山体阻隔,项目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合理布置施工机械后,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噪声不会对外环境造成大的影响,且施工期噪声影响随着施工的终止影响消失。 (4)固废 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弃土石、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开挖土石方全部用于场地回填,不产生弃方;建筑垃圾通过分类集中堆存、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及时收集并统一清运,禁止与生活垃圾混合处置,禁止随意丢弃。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经收集后与水泥厂的生活垃圾一同处置。综上所述,施工期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率达到100%,施工期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较小。 (二)运营期环境影响 (1)废气 垃圾经分类收集、分类贮存、分类处理,医疗废物经收集暂存后委托医疗废物公司及时清运处置,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将恶臭影响减至最小;污水处理设施定期检查和维修,使臭气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医院医疗区产生的少量含菌空气,经院内各区域定期消毒后,对外环境影响小。 (2)废水 项目废水包括医疗废水和生活废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污院内医疗废水处理系统,检验室废水经预处理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1 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项目新建一座处理规模为30m3/d的污水处理设施,用于处理项目各项外排废水,处理达到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预处理标准限值(其中TP和氨氮执行GB/T 31962-2015《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排入项目区南侧富春街市政管网。项目运营后所产的废水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 (3)噪声 项目运营后各医疗设备均置于室内,水泵、备用发电机等设置于配套用房地下室设备房内,通过墙体阻隔、距离衰减后厂界能达到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标准,对医院内外声环境影响均不大。 (4)固废 项目医疗废物属危险废物,应按危险废物进行处理和处置,本项目在医院设置20m2的医疗废物暂存间一处,医疗废物统一收集后使用专用容器包装,存放在医疗废物暂存间;病理性废物经消毒处理后交由新平县殡仪馆火化处理;其他医疗废物委托玉溪易和环境技术有限公司通过专用车辆清运、处置;项目污泥脱水后采用石灰消毒进行处置后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检验室废水处理过程中更换的废活性炭,委托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清运、处置;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二、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 1.大气防治措施 ①遇到干燥、易起尘的土方工程作业时,应辅以洒水压尘,尽量缩短起尘操作时间。大风天气应停止土方作业,同时作业处覆以防尘网。 ②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若在工地内堆置超过一周的,则应采取覆盖防尘布、防尘网,定期喷水压尘等措施,防止风蚀起尘及水蚀迁移。 ③运输车辆尽可能采用密闭车斗,并保证物料不遗撒外漏。若无密闭车斗,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应用苫布遮盖严实。 ④施工工地内及工地出口的车行道路,应保持清洁,可采取洒水降尘等措施,降低机动车扬尘的产生。 ⑤工地裸地防尘要做到:覆盖防尘布或防尘网、植被绿化、天晴勤洒水、工地建筑结构脚手架外侧设置有效抑尘的密目防尘网或防尘布。 ⑥加强施工机械燃油废气管理。 2.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 3.声污染防治措施 ①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和施工机械设备组合以及施工时间,避免在同一时间集中使用大量的动力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运行动力机械设备的数量,尽可能使动力机械设备均匀使用。 ②严禁在场地边缘临近关心点处使用高噪声设备。 ③场内施工的压缩机、振捣棒等重声机械设备,需在靠关心点的场地作业时,严禁在夜间及中午休息的时间施工。 ④加强施工现场运输管理,对施工车辆造成的噪声影响要加强管理,运输车辆采用较低声级的喇叭。 4.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 项目建筑产生一定的废弃建筑材料,项目建设方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对建筑垃圾分类集中堆存、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及时收集并统一清运。生活垃圾经收集后与水泥厂的生活垃圾一同处置。 (二)运营期 (1)大气防治措施 1)生活垃圾异味 ①产生的垃圾日产日清,将产生的垃圾清运至垃圾收集点; ②加强医院内部的卫生清洁; ③使用带盖的可移动封闭式垃圾收集桶。 ④不得将产生的医废和生活垃圾混合收集。 2)医废 项目设置1处医疗废物暂存点,项目将医疗废物需按规定进行分类袋装密闭,暂存在医疗废物存放间内,袋装可以减少恶臭散发,再者医废储存在专门的密闭储存间内,储存间设置了专门的人员管理,不使用时将其关闭。 3)污水处理设施 设置为地埋式,在处理污水过程中消毒接触池、污水处理设施采取封闭处理。四周设置绿化带,远离院内其他建筑物 4)含菌废气 医院在营运时充分考虑了病室、走廊的通风。 5)项目仅设置地面停车场,分布分散,通过加强管理及区内绿化。 (2)水防治措施 1)项目采取雨污分流排水; 2)项目新建一套处理规模为30m3/d的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站发生故障时处理项目综合废水事故池一个,容积为20m3;设置3个化粪池,分别分别为15m3(门诊医技楼地下)、20m3(住院楼地下)、10m3(业务用房地下)。 3)项目所有外排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需进入污水处理设施,达到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预处理标准限值(其中TP和氨氮执行GB/T 31962-2015《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最终进入新平县污水处理厂。 4)检验室废水经化学中和处理后经活性炭吸附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1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后,再排入项目医疗废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后再与其他医疗废水一起处理。 (3)声污染防治措施 各医疗设备在选型上尽可能选择低噪声型;平时要加强对各噪声设备的保养、检修,保证设备良好运转,减轻运行噪声强度。在项目区内公共场所张贴宣传标语,以引导人群不在医院内大声喧哗。 (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① 医疗废物 在医院设置医疗废物暂存间一处,面积为20m2,医疗废物统一收集后,使用专用容器包装,存放在医疗废物暂存间,委托玉溪易和环境技术有限公司通过专用车辆清运、处置;病理性医疗废物交由新平县殡仪馆运走进行火化处理。 ②污泥 本项目污泥脱水后用石灰进行消毒处理后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③生活垃圾 医院委托环卫部门统一每日清运、处置。 ④废活性炭 废活性炭由建设单位委托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清运处置。 (5)风险防范措施 ① 为避免污水处理设施非正常情况的发生,工程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若一旦出现非正常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启动废水回流系统,关闭废水排放口的阀门。 ②采用专用容器,明确各类废弃物标识,分类包装,分类堆放,并本着及时、方便、安全、快捷的原则,进行收集。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时不混合收集;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取出,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③项目应按照环发[2015]4号文《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中的要求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备案,并按该应急预案的措施及要求认真实施,积极预防环境风险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