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办发〔2022〕7号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新平县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有关单位: 《新平县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2年5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 新平县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全县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优质、绿色、安全的高原特色蔬菜,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工作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把玉溪建成“一极两区”工作目标和红河谷—绿汁江热区产业经济带发展规划;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十三届会议精神及县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种植面积规模化、销售渠道多元化、群众受益最大化的思路,以产业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提升为重点,把蔬菜产业发展成为新平县农业“6+N”产业体系中的优势主导产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助推乡村振兴。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绿色发展,严格落实减肥增效、绿色管控、生物防治等技术措施,提升蔬菜生产质量、增加蔬菜比较效益。二是坚持优化布局,立足新平立体生态及气候条件,按照优势区域更加集中、特色更加明显、方向更加明确、示范带动作用更加突出的原则,合理划定种植范围、稳步扩大种植面积。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合理确定试验示范地块和阶段发展目标,采取规模化流转集中经营、紧密型订单农业等方式发展蔬菜产业。四是坚持示范引领,大力挖掘适蔬新区,全力建设示范样板,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带动,引导更多市场主体向产业聚集。 (三)发展目标。围绕培育以反季蔬菜为核心的十亿级蔬菜产业目标,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0万亩,产量达4.54亿公斤以上,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到2022年种植蔬菜面积18.2万亩,实现产量4.1亿公斤,产值6.7亿元;2023年种植蔬菜18.8万亩,实现产量4.2亿公斤,产值7.5亿元;2024年种植蔬菜19.2万亩,实现产量4.4亿公斤,产值8.28亿元;2025年种植蔬菜20万亩,实现产量4.54亿公斤,产值10亿元。 二、规划布局 结合新平县河谷高温区、半山暖温区、高山寒温区不同气候特点,坚持山坝结合,优化布局,大力推进蔬菜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生产,使蔬菜产业发展形成“一核、两区、三中心、四片区”的规划布局。 一核:以发展反季节蔬菜为核心,全面推进全县蔬菜产业发展。 两区:结合新平区域特点,低海拔以推广“菜—稻—菜”种植模式为主,建设低海拔热作粮菜区;中高海拔以推广“烟—菜—菜”或“玉米—菜—菜”栽培模式为主,建设中高海拔冷凉烟菜区。 三中心:以全力开发平掌曼干河沿线曼干蔬菜产业中心,扩大增产增收;以强势推进绿汁江沿线阿宝勐炳蔬菜产业中心,实现稳产增收;以巩固红河谷沿线漠沙反季蔬菜产业中心,实现提质增收。 四片区:以老厂、水塘、戛洒、漠沙为片区,大力发展番茄、瓜类、豆类、辣椒等反季蔬菜产品;以平甸、扬武、新化为片区,大力发展烟后豆等产品;以桂山、古城、者竜为片区,大力发展花椰菜、甘蓝、叶菜等产品;以建兴、平掌为片区,大力发展高山蔬菜产品。 通过“一核、两区、三中心、四片区”举措的实施,强化管理,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年均产能提供4亿斤以上优质蔬菜,促进全县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重点任务 (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道路通达,水肥一体、便于耕作的高标准农田,到2025年,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达20万亩。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完成洋发城水库扩容工程,争取实施洋芋山、阿者河水库建设,积极推进十里河、白沙河水库前期工作,争取实施马鞍山水库渠系配套及戛洒中型灌区建设项目。对集中连片蔬菜生产区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和水肥一体化、药肥一体化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与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为路径,突破果蔬生产机械化程度。加快补齐冷链物流、深加工短板,加强电商服务平台,开展线上线下购销相结合;强化与知名流通企业、职业经纪人的对接合作,以“北上建立覆盖全国的蔬菜销售窗口、南下建立辐射东南亚的蔬菜出口平台”为长远目标,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十四五期间,在蔬菜交易活跃的村组点建成交易市场2—3个;引进蔬菜运营流通龙头企业1—2户;引进蔬菜深加工企业2家;建成以蔬菜冷藏保鲜、分级包装、集散等为重点的物流园区1个;建成电商服务平台1—2户。(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商务局、县工业科技和信息化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交通运输局) (二)抢抓发展机遇,提升现有产业规模。以推进红河谷—绿汁江热区产业经济带发展为契机,以玉溪“三湖”地区蔬菜面积压缩后的市场空档为机遇,重点发展与之相对应的低、中、高海拔地区蔬菜品种。积极探索优化烟后蔬菜、热区蔬菜种植模式,大力发展标准化蔬菜产业种植基地,不断提升全县蔬菜种植水平。“十四五”期间,在全县蔬菜种植区或主产区建成100亩优质蔬菜育苗基地,确保全县蔬菜用苗供给;以漠沙曼勒设施现代农业示范园为引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力争建成核心示范400亩,年均辐射带动蔬菜示范样板2000亩,培育规模化、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5万亩;到2025年全县力争蔬菜种植面积达20万亩以上,实现蔬菜产业产值达10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三)加强外引内培,构建新型经营方式。大力创新投融资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工商资本、金融资本投资发展蔬菜产业。鼓励国有企业采取独资、资本合资或直接与菜农合作等方式发展产业;鼓励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投资发展产业;推行“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提高小农户组织化程度、生产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实现小农户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开展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培训、返乡创新创业培训、专业生产型和技能型培训,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十四五期间,引入蔬菜种植大户50户以上,完成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万亩以上,力争实现创收2亿元以上;每年引进蔬菜经营大户3—5户,完成订单生产5万亩以上,通过订单、强化技术指导、提高服务质量,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责任单位:县发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国资委、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四)落实技术措施,推进产业绿色发展。进一步优化农业用水结构,严格落实蔬菜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药使用量“负增长”行动,建立一批绿色防控示范区。“十四五”期间,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一批技术员充实到乡村和基地,建立技术员联系基地制度,常态化开展蹲点指导服务;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为契机,不断健全和提升县乡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力争每年完成3—5个菜品绿色认证。开展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应用试验,积极探索农业遥感、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数据高效交互,指引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标准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政策体系和数字体系科学、精准、高效地运行。(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五)深化产业融合,推动产业接二连三。抓好深加工环节,做大做强产业链,大力引进一批蔬菜加工企业,切实提升产品附加值。认真抓好农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旅游,在蔬菜连片种植区域认真规划农事体验、农业观光、休闲娱乐、美食体验、特色民宿等功能模块。“十四五”期间,以打造戛洒东磨生态观光区和漠沙曼勒设施现代农业为示范,致力建成农旅融合精品项目;建成菜旅示范庄园2个,面积1000亩以上,促进项目就业5000人以上,实现收入1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工业科技和信息化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县政府有关调研员任副组长,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县工业科技和信息化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水利局、县交通运输局等部门负责人和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新平县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的研究制定。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处理日常事务。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中,抽调相关人员组建专班,推进工作。(责任单位:县直有关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二)加大扶持力度。“十四五”期间,将蔬菜产业发展纳入县级产业政策支撑,每年安排不少于500万元财政资金作为蔬菜产业发展经费,重点对(流通、冷链物流、深加工等)龙头企业、土地流转、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试验示范、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培训等给予支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重点支持改善蔬菜产区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鼓励村集体、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蔬菜种植大户等流转土地发展蔬菜种植,并积极争取“云农贷、云企贷、政策性农业保险”等金融政策支撑,进一步发展壮大产业。将蔬菜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布局调规,给予农业基础设施项目采用“点状供地”政策保障。(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业科技和信息化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三)强化技术支撑。加强与科研院校(所)的科技合作,夯实科技保障基础。认真抓好试验示范工作,不断积累经验,为我县蔬菜品种、技术更新换代提供技术储备,更加优质高效地服务全县蔬菜产业发展。强化县、乡、村农技人员紧密配合、主动参与,做好技术服务指导,全力推进蔬菜产业快速发展。(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四)强化督促落实。围绕年度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适时组织人员对各单位、各乡镇(街道)的工作情况、项目资金落实情况等加强督促落实。(责任单位:县政府督查室、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 附件:1.新平县“十四五”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表 2.新平县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资金使用计划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5月5日印发
7号附件1.xlsx
7号附件2.xlsx
政策解读:http://www.xinping.gov.cn/xpxzfxxgk/zfwjjjd/20220506/140142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