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发展和改革局 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2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在县委依法治县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县法制办的帮助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要求,以《中共新平县委 新平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明确的重点任务为依托,依照县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各项部署,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深化“放管服”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社会矛盾,进一步提高我局依法行政的能力,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2022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价格政策。一是根据上级实施降费减负政策工作要求,聚焦降费减负工作政策措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平稳有力推进新平县降费减负工作。组织开展“水电气暖领域涉企违规收费”及“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等自查自纠工作。二是严格实行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制度,会同县级财政部门清理公布了《新平县2022年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及《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2022年1-10全县停征、免征、减征行政事业收费金额123.58万元。三是组织开展了行政事业性收费统计工作,通过对全县各执收单位2021年度收费情况的年度审核,进一步加强了对收费单位收费行为的监管。全县应审验单位17个,实际年审单位17个,审验率为100%。 (二)坚持依法行政,审慎出台调价政策。一是依法制定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收费标准:基本类270元/生·学期、特色类360元/生·学期;二是依法组织开展了水塘集镇供排水价格调整工作;三是会同水利部门依法做好扬武马鹿寨灌区农业水价制定工作。 (三)粮食流通执法督查工作。一是配合市场监督管理局、质监、卫生等部门,抓好粮食质量和粮食收购市场的专项检查。二是认真抓好“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国庆”、党的二十大期间粮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2022年共开展各项粮食监督检查22次,出动执法人员58人次,检查粮食企业22户次、个体经营户31户次,超市40家次、集贸市场37个次,检查粮食3722万公斤,食用植物油42万公斤。三是对学校学生食堂用的粮油、放心粮油、域外来粮油、各级政策性粮油等粮油的质量监管;新收获粮食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新收获粮食质量调查、新收获粮食品质测报等工作。2022年扦样49批次,扦样49个样品其中:稻谷27个样品,玉米14个样品,大米8个样品,经玉溪市粮食质量监测中心检验,粮食质量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四)切实做好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一是严格按照大中型水库库区移民人口动态管理要求,适时核减移民人口和兑补直补资金。二是组织实施好库区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建设,全面改善移民安置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做好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各类不稳定因素排查,杜绝移民群体性上访事件,稳妥做好戛洒江一级水电站停建后续问题处置工作。 (五)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我局认真贯彻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的相关规定,认真执行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坚持“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发布”的原则,不断健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 (六)认真开展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2022年我局开展政策性粮食库存“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抽查,秋粮收购“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检查,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专项检查工作。在信用平台录入信息3条,在粮食系统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平台录入检查信息3条,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协同监管平台-云南)平台录入检查信息3条,圆满完成上级下达我局“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检查工作任务。 (七)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落实。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原则,召开了安全生产会议4次,撰写安全生产信息5篇,检查哈科迪风电场和向阳山风电场,小水电站等重点建设项目进行安全生产检查,两个风电场均未出现重大安全隐患发生。 二、2022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纲要》《方案》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是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仍有待进一步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思考问题、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习惯尚未完全形成。干部职工学法的主动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客观强调工作忙,缺乏持之以恒、自觉学习法治的精神。二是学用结合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忽视了理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导致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脱节,公职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与法治政府建设要求还有差距,特别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三是法治宣传形式单一,宣传范围比较局限。目前的宣传形式主要是LED电子亮屏、张贴海报等传统的宣传方式,缺乏创新,没有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 三、2022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2022年来,我局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加强本单位法治建设组织领导,带领全体干部职工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研究解决本领域法治建设重大问题。 (一)做好规划部署。一是完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体制。及时调整和充实法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做到法治工作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守其责。二是制定规划,明确工作目标。把法治建设纳入本单位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坚持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同时,根据《关于印发〈新平县2022年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了《新平县发展和改革局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计划》,明确了单位法治建设的方向和重心。三是不定期召开关于法治建设的会议,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协调解决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有关重大问题,提出工作标准和要求,为推进法治建设提供保障、创造条件。四是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坚持民主集中制, 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制定了《新平县县发展和改革局“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机制》,努力形成事前规范、事中把关、事后跟踪“三位一体”的重大决策纠偏机制。 (二)推动完善内部监督。严格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下级单位主要负责人依法行政,推动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情况。推行领导干部依法办事情况考查制度,从思想教育入手,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活动,强化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及各股室负责人、所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乃至局其他党员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并严把责任落实,完善监督制度,采用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方式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依法办事,以防出现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 (三)落实学法用法制度,自觉维护司法权威。一是建立健全学法制度,积极组织干部职工专题学法,适时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并结合工作实际,丰富学习内容,组织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国家安全法》法等法律法规;二是推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结合本单位特点,明确普法职责任务,健全工作制度,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加强督促检查,不断推进普法工作深入开展,形成党组统一领导,各股室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断增强法治观念,积极支持公正司法,维护和强化司法权威。 (四)全面依法履行政府职能。2022以来,我局在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带领下,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有效衔接国家、省、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最新成果,落实取消、调整、指定地方实施的审批事项。二是发挥物价部门对市场价格监管的职能,实行价格公开制度,大力推行明码标价制度,进一步抓好价费公示,规范收费行为。三是按照县统一部署和要求,大力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抓好行政执法责任落实,严格执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确保执法行为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做到“清单之外无权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执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办事,并将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与规范服务结合起来。四是我局认真贯彻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的相关规定,认真执行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坚持“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发布”的原则,不断健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 四、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执行企业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落实企业投资备案并联办理制度,全面推行网上办事,企业投资备案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实现“零跑动”。 (二)加强价格和收费管理。加强价格行为调控监管工作,严格按调定价工作的要求做好相关定价工作,做好市场价格情况分析,及时、准确、连续上报价格数据。贯彻落实省、市相关收费政策,制定农业综合水价收费标准。 (三)加强粮食、能源安全监督。继续做好能源、粮食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一是在粮食安全方面加强行业安全生产指导和监督检查,结合疫情期间我县生产经营单位复工复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要求,全面、彻底排查可能由灾害性天气引发事故的风险隐患,形成安全隐患台账,指定专人负责督办,限期整改治理到位。二是在能源安全方面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继续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检查,确保能源安全。 (四)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进一步明确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和内容。设置专人负责,及时更新政府信息公开网。 (五)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在行政检查方面将全面巡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巩固专项整治成果,提高抽检频次,探索建立常态化、规范化、法制化长效监管机制。 五、其他需要汇报情况 (一)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完善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组织领导机制,设1个领导小组办公室和8个专项工作组,并制定《新平县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送审稿)》,细化《新平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重点任务清单》。二是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推行项目审批“一窗受理”模式,截至10月31日,已备案226个项目,总投资155.7亿元,审批72个项目,总投资49亿元;推行“证照分离”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截至9月20日,净增市场主体5450户,完成净增任务的109%;压缩承诺办结时限,大幅提高审批服务效率。三是推进戛洒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首次向乡镇一级延伸“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并在乡镇一级建立标准化政务服务大厅。四是开展综合信用联合审查,不断构建诚信新平。 (二)抓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实施。由县发展改革局、县商务局牵头,县直相关部门做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年版)宣传和信息公开,加强政策文件学习和熟悉,提高清单政策文件的社会知晓度。按照“全国一张单”的总要求,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有关规定,并做好年度效能评估工作。同时,做好《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有效衔接,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放管服”改革,全面激发市场活力。 (三)做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是规范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工作,完善协同联动、“一网通办”机制,切实提高我县市场主体信用水平,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印发了《新平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完善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机制的通知》(新信用办〔2022〕4号)。截至目前共开展四期信用修复工作,共78户,二是印发了《新平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新平县2022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新信用办〔2022〕9号),明确了2022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重点、工作措施和责任单位,为抓好全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工作开展以来,我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逐步深入人心,各部门合力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自1月1日至2022年日10月30日,我县共有51家单位归集上报信用信息48.7万条。 (四)推进本辖区政务诚信建设 一是根据市级最新数据标准,及时做好我我县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事项表结构编目工作,督促各单位修改完善存量行政处罚数据,并按最新的要求及时录入“双公示”信息。二是做好政府机构失信问题防治工作,积极开展政府机构失信隐患排查工作,严格兑现政策承诺,认真履行依法签订的各类合同,确保年度无政务失信行为。三是推进公职人员诚信档案建设,严格落实一人一档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公职人员诚信档案建设。进一步加强公职人员招聘、调动、职(级)称评审和表彰等工作的联合信用审查工作,对提供个人信息须真实、准确,不乱编伪造,针对提供个人信息时弄虚作假的人员,一律取消其聘任(用)、调动、职(级)称评审、表彰等资格,情节严重者移交纪检机关。 新平县发展和改革局 2022年11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