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三) ——数字工业篇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十分重要。2019年,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并不乐观。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下调全球经济增长展望,把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值降为3.5%。与此同时,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外部输入性风险上升。尽管如此,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有也不会改变。这表现在:我国经济拥有足够的韧性、具有巨大的潜力及不断迸发创新活力。 在经济运行层面,我们面临新老矛盾交织,周期性、结构性问题叠加的双重风险。促进新旧动能转换要立足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基本途径是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提高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其基本规律大致包含以下三点:一是价值链上的横向升级。由制造环节向上游延伸,向研发、设计、创意、标准环节推进;由制造环节向下游延伸,向品牌、渠道、物流、服务环节推进。二是价值链网络上的纵向升级。要使从事制造环节的企业由模块供应商上升为系统集成商。三是价值整合层面的创新。这主要包括制造业的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 促进新旧动能转换需要超前布局新兴产业。深化大数据、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发展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应该看到,以数据为关键投入要素的数字经济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此,要加大投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还要看到,智能制造成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我们需要着眼新兴产业,提前进行布局,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积聚力量。 促进新旧动能转换需要改革攻坚。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更多集中于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上。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不优是当前发展不充分的主要表现,引入市场机制能有效解决供给不足、不优等问题。公共品既具有不同程度的福利性,也具有不同程度的商品性,应恰当分类、区别对待、具体施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缓解政府投入资金的不足。 促进新旧动能转换需要解决好知识经验短缺和资本积聚不足的问题。当前,不少中小企业感到忧虑和困惑,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新形势下,要依靠新动能发展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新产业,就超出了以往的知识和经验,以至于一些企业不知从何着手。还要看到,一些新产业需要的投资较大、需要的技术较高,大量中小企业缺乏相应的投资和运营能力。因此,促进新旧动能转换,需要激发全社会对新知识的学习热情,推动新技能的普及,同时探索社会资本积聚的新模式。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发展诸多不稳定因素,我县以上半年经济发展“双过半”为推进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对标对表、超前谋划、精准施策,全县经济运行呈现稳中趋缓态势。1-7月,全县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49.3亿元,同比增长16.2%,实现增加值增速13.4%,比二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5.4个百分点,居全市第6位。分行业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7.9%;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77.1%。 县域民营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对全县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比较明显,民营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2019年上半年,预计全县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0.1亿元,增长13%,占全县GDP比重达41.2%,拉动全县经济增长5.5个百分点,对全县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2.6%。截至2019年5月,全县民营经济工商登记户数达23159户,增长12.6%,其中,私营企业为2760户,增长4%,个体工商户为20399户,增长13.9%;全县民营经济工商登记从业人员为81579人,增长8.7%,其中,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为36290人,增长0.5%,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为45289人,增长16.4%。 新平县数字经济中心自2019年3月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县域数字经济推进工作,配合省、市上级主管部门开展了两次关于规上企业数字化应用调研,从调研结果来看:县域整体数字化应用程度不高,大企业应用程度较高,小企业应用程度低,发展不均衡,对产业经济拉动较小。新平县在制造业数字化应用程度较好的有:玉溪矿业有限公司,先后建成中铜自动化办公系统、生产集中管控系统、ERP系统、通信联络系统、地压在线监控系统、斜坡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智能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尾款库安全在线监控系统、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先后建成智能化管控大厅、安全管控系统、ERP系统等数字化应用平台,下一步通过3年(2019-2021年)的智能化矿山建设,期望建成世界先进、国内一流的数字化智能化矿山,总投资达3.21亿元。 一、总体情况 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两化融合评估得分为69.17分,在全国企业中高于88.83%的企业,在同行业中高于95.05%的企业。 我国所有企业两化融合平均为50.86 分,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企业两化融合平均为38.15分,39.60%的企业得分低于20分,36.63%的企业得分在20- 40分之间,15.84%的企业得分在40-60分之间,6.93%的企业得分在60-80分之间,0.99%的企业得分80分以上。 一级指标得分分别为: 基础建设指标得分78.83分,我国企业基础建设指标平均58.47分,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企业基础建设指标平均46.41分; 单项应用指标得分70.67分,我国企业单项应用指标平均50.81分,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企业单项应用指标平均35.60分; 综合集成指标得分50.70分,我国企业综合集成指标平均39.80分,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企业综合集成指标平均22.12分; 协同与创新指标得分45.50分,我国企业协同与创新指标平均35.37分,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企业协同与创新指标平均34.90分; 竞争力指标得分91.00分,我国企业竞争力指标平均63.06分,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企业竞争力指标平均67.99分; 按照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四项一级指标得分情况,初步判断该企业两化融合总体处于集成提升阶段,即企业基础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单项应用基本成熟,综合集成有效实现,但其协同与创新尚未有效开展。 我国全国企业处于起步建设阶段的占34.56%,处于单项覆盖阶段的占48.11%,处于集成提升阶段的占13.70%,处于创新突破阶段的占3.64%。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企业处于起步建设阶段的占54.46%,处于单项覆盖阶段的占39.60%,处于集成提升阶段的占4.95%,处于创新突破阶段的占0.99%。 二级指标得分情况如下: 1、基础建设 资金投入指标36.50分,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平均 17.99 分 组织和规划指标81.00分,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平均 47.43 分 设备设施指标77.60分,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平均 44.05 分 信息资源指标88.00分,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平均 58.40 分 信息安全指标100.00分,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平均 54.90 分 2、单项应用 采购管理指标79.70分,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平均 37.26 分 销售管理指标43.63分,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平均 24.98 分 财务管理指标97.60分,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平均 40.63 分 项目管理指标0.00分,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平均 16.99 分 生产管理指标73.60分,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平均 40.01 分 生产制造指标70.58分,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平均 36.61 分 质量和计量指标73.61分,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平均 30.93 分 安全管理指标69.40分,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平均 47.99 分 地质勘查与开采设计指标82.00分,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平均 41.14 分 能源与环保指标60.20分,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平均 27.61 分 其它经营业务管理指标85.50分,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平均 39.18 分 3、综合集成 管理与控制集成指标55.45分,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平均 19.50 分 产供销集成指标47.20分,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平均 25.36 分 财务与业务集成指标54.93分,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平均 23.82 分 决策支持指标34.00分,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平均 17.24 分 4、协同与创新
产业链协同指标24.00分,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平均 25.09 分 企业集团管控指标67.00分,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平均 44.71 分 5、竞争力 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指标100.00分,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平均 93.82 分 业务效率指标100.00分,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平均 72.82 分 财务优化指标70.00分,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平均 39.99 分 创新能力指标100.00分,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平均 70.50 分 6、经济和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指标100.00分,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平均 46.20 分 社会效益指标32.95分,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平均 45.42 分 二、存在困难及建议(一)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在信息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受企业集团发展方向制约,与市工业互联网发展思路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离。 (二)新平县数字经济发展才刚刚起步,传统行业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企业对精细化运营的追求会更高,产业互联网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三)数字化应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且收益期较长,大部分企业无力承担,尤其是小企业,在投入大收益期长的问题面前望而却步。大多数民营小微企业,对数字化的认识以及积极性不够。 (四)政府在指导引领数字经济发展方面也在探索阶段,尚缺科学系统的规划和指导性文件。 结合玉溪“12310”发展战略,推动公共服务便利化,实现衣食住行等公共服务便捷化,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推动政府改革,创新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向智慧政务转型。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我县数字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