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关于2020年6月4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0-06-04 16:06   点击率:442打印】【关闭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联系电话:0877-7015338新平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窗口0877-7018658 (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行政审批股)

    真:0877-7019286

通讯地址:新平县平山路33号(新平县人民政府第二办公区8楼)

    编:653499

公示时限:202064610日(5个工作日)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评类型

环评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新平物作食品有限公司甘蔗汁深加工项目

新平县工业园区桂山片区斗嘎

新平物作食品有限公司

环境影响报告表

云南湖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于20191113日取得新平县发展和改革局备案(新发改投资备案〔2019134号),建设性质为新建。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租用新平县工业园区原新平恒达木业加工厂所属土地及生产厂房作为生产厂区占地面积5624.3㎡,总建筑面积为2992㎡,建设内容包括原有厂房改造、设备安装及配套水电、环保工程等内容建设共建设两条生产线1条浓缩甘蔗汁生产线及1条甘蔗汁深加工固体饮料生产线);项目建成投产后,年生产浓缩甘蔗汁300固体饮料200吨(红参红糖及姜红糖)。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项目环保投资为58.6万元,环保投资占项目总投资的1.95%

 

主要环境影响

(一)施工期

1

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原料堆放扬尘,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运行排放的尾气。以无组织、不连续、间断性排放为主,随施工结束而消失,对项目周围敏感目标影响小。

2

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是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废水,本项目施工期较为简单且时间较短,施工人员废水主要为少量的洗手废水,产生量较少,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不向周围水体排放。

3噪声

项目施工作业噪声主要是指一些零星的敲打声、装卸车辆的撞击声,拆装模板的撞击声,具有瞬时性;施工车辆的噪声属于交通噪声。且项目装修及设备安装基本都在室内进行,主要为设备安装产生噪声,因此对外界影响很小,且随施工的结束而消除。施工过程产生的噪声对外环境影响不大。

4固废

施工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设备包装材料及生活垃圾等。设备的包装材料主要为纸板等,经收集后外售;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则集中收集委托环卫部门清运。施工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可得到妥善处置,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

(二)运营期

1

本项目运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来源于生物质锅炉燃烧烟气,甘蔗汁浓缩过程产生的异味、固体饮料车间糖粉配料产生的粉尘、固体饮料浓缩打砂和脱水干燥过程产生的异味、食堂油烟。锅炉烟气通过采取1套旋风除尘器+水膜吸附式除尘措施处理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 2 中燃煤锅炉排放浓度限值通过30m烟囱排放;糖粉配料产生粉尘经自然通风扩散后无组织排放浓度可满足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无组织排放限值要求;甘蔗汁浓缩异味及固体饮料浓缩打砂产生的异味通过分别设置1套集气罩收集+活性炭吸附处置装置,能够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1-93)二级标准;餐饮油烟排放可满足及净化器效率可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综上,项目产生的废气经处理后对环境空气质量及各环境保护目标影响较小。

2

本项目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废水根据水质类别分类收集处理,甘蔗汁生产车间设备、滤布清洗水经收集于污水沉淀池中沉淀预处理后汇入污水处理站;蒸发罐浓缩使用蒸汽进行间接供热,加热过程产生的蒸汽冷凝水经收集后返回锅炉冷凝水循环系统,蒸发罐产生的汁汽冷凝水抽真空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固体饮料生产线设备清洗水、糖浆浓缩蒸发产生的冷凝水、循环水系统定期排污水、地面清洗水及员工洗手废水收集进入污水处理站,对固体饮料生产线集气罩收集的水蒸气进行间接冷却过程中产生冷却水收集后返回冷却水循环水池中循环利用不外排;厨房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与其他员工日常生活废水、地面清洗水经管道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经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9820-2002)中绿化、道路清扫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蔬菜标准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中循环冷却水系统补水标准后用于厂区冷却水循环水池补充用水、除尘水池补水及厂区绿化、地面浇洒、农地浇灌,不外排。

综上,项目运营期污水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很小。

3)噪声

根据调查,项目评价范围内无噪声保护目标,经距离衰减、厂房阻隔后各厂界处的噪声值均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要求。项目营运期厂界噪声达标排放,对周边声环境影响较小。

4)固废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生活垃圾、不合格原料、原辅料残渣、泼洒物料、不合格产品、沉降粉尘、蔗渣、滤泥、锅炉灰渣及废包装材料等,废活性炭、废机油。本项目固废安全处置率为100%,不会对当地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

1.大气防治措施

项目为租用已建厂房作为生产车间,施工期主要建设内容为厂房改造、装修及设备安装,以及厂区公辅设施及环保设施建设。公辅设施及环保设施等土方开挖量较少,产生的扬尘较少,为进一步减小施工扬尘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环评提出如下对策措施:施工时进行洒水降尘、对施工进行科学管理,减少搬运环节,露天堆放的易扬尘物料采取篷布遮盖,及时清扫场区运输道路,优化施工布局等措施。

2.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本次施工只是新增部分公辅设施及环保设施、室内工程装修及设备安装等,工程量小,施工期短,施工人员少,废水主要为洗手水,且水量不大,收集沉淀后用于抑尘降尘,不外排。

3.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

施工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设备包装材料及生活垃圾等。设备的包装材料主要为纸板等,经收集后外售;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则集中收集委托环卫部门清运。

(二)运营期

1大气防治措施

①固体饮料生产线电磁炉及打砂锅上方设置集气罩,并设置冷却水箱对异味进行收集间接冷却,经间接冷却处理后的异味再通过活性炭吸附装置吸附处理;

②甘蔗汁浓缩过程中产生的挥发异味经浓缩罐上方设置的集气罩进行收集,再通过活性炭吸附装置吸附处置,浓缩罐设置为密闭式,在封闭车间内进行生产;

③生物质锅炉配套设置1套除尘效率为80%的旋风除尘器再通过除尘效率为90%的水膜除尘器后通过30m高的排气筒外排。

④固体饮料生产线脱水烘干间设置风扇,便以异味的排放扩散。

2)水防治措施

①固体饮料生产设备清洗水较普通废水相比含糖量较高,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及锅炉排水、烟气除尘废水、其它污水(员工洗手废水及地面清洁废水)与生活污水相似,且不涉及动植物油等,经收集后排入污水处理站经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9820-2002)中绿化、道路清扫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蔬菜标准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中循环冷却水系统补水标准后用于厂区冷却水循环水池补充用水、除尘水池补水及厂区绿化、地面浇洒、农地浇灌,不外排。

②甘蔗汁生产设备及滤布清洗水含有甘蔗滤泥,经收集后先由沉淀池进行预处理后与其他废水一起汇入污水处理站统一处理。

③浓缩甘蔗汁生产线汁汽冷凝水经收集后汇入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返回冷却水循环水池中综合利用。

④项目食堂废水设置隔油池进行预处理,员工生活废水及地面清洗水经管道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可作厂区绿化、地面浇洒及农地浇灌。

(3)声污染防治措施

①合理布局,加强日常管理;

②各生产线厂房设置为封闭式生产,通过墙体隔声有效降低对外环境影响。

(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甘蔗渣经收集后用于生物质锅炉作燃料;

锅炉炉渣经收集后外售作农田及甘蔗种植基地作肥料;

固体饮料生产线配料间设置收集平台,用于泼洒物料的收集,避免物料落于生产车间地面;

过滤甘蔗滤泥收集后外运至甘蔗种植基地作肥料

委托环卫部门对垃圾桶收集垃圾进行清运处理;

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委托环卫部门定期进行清掏清运处置;

⑦甘蔗汁浓缩异味及固体饮料生产车间异味收集处理过程中产生失效的废活性炭由供货商定期更换脱附再生利用;

⑧废机油经收集暂存于厂区暂存间,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处置,厂区东北侧设置一处危废暂存间,用于暂存废机油,废机油须罐装或者桶装后放置于暂存间;

设置垃圾桶对生活垃圾及沉降粉尘、包装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

2

云南新平南恩糖纸有限责任公司搬迁改造转型升级固体废物填埋场工程

玉溪市新平县戛洒镇峨利莫箐 

云南新平南恩糖纸有限责任公司

 

环境影响报告

银发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经新平县工业科技和信息化局备案(新工信备案〔20208号),建设性质为新建。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建设用地面积43029m2(合64.54亩),新建固体废物填埋场及配套设施,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及环保工程,用于处置填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泥、绿泥、石灰渣及污水处理站污泥,有效库容25m3,采用分层填埋压实工艺。项目总投资3188.8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995.6 万元,环保投资比例为31.22%

 

一、主要环境影响

(一)施工期

1废水

施工期施工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上部清水用于施工作业场地洒水降尘,节约用水,不外排废水,不会对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2)废气

本项目施工期废气污染源主要为施工扬尘。通过类比调查,施工扬尘影响范围为其下风向 150m以内,对 150m以外大气环境影响甚微。项目周边 500m范围内无居民,对敏感保护目标影响很小。

项目卸料扬尘、运输扬尘以及运输车尾气产生量极少,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小。

3噪声

本项目施工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噪声、运输车辆噪声以及施工作业噪声。预测结果表明,昼间施工噪声的影响范围大约在施工场地周边154m 以内,项目周边敏感目标距本项目较远(900m以上),基本不受本项目影响。因此建设单位施工过程应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加强对施工噪声的治理,以降低对周边环境影响。施工噪声的影响随着施工结束而消失,其影响的暂时性,在施工过程采取必要的防治及管理措施,其施工过程产生的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4固体废物

施工期固废主要是施工开挖的土石方、废弃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如不妥善处理,会对环境环境造成影响。

5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建设用地主要为普通林地,植被类型主要为常见物种,无其他珍稀濒危植物和地方特有种等树种分布,不存在国家和地方野生保护动物。

项目施工建设不会引起生物物种灭绝,对生物多样性没有影响,对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基本没有影响,对所在地区的生态系统功能和可持续利用性没有影响。项目的建设对区域植被影响不大。项目的建设导致部分土石方的临时堆放和转移,极易引起水土流失。建设单位应积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减小水土流失对环境的影响。

(二)运营期

(1)废气

营运期的废气主要为卸料扬尘、运输扬尘和运输车辆尾气。其产生量极少,对周边的声环境影响很小。

(2)废水

项目建成运营后,项目废水主要为渗滤液。渗滤液通过库区盲沟收集到渗滤液收集池,采用管道将渗滤液运至新厂区,与糖纸厂生产废水一起经管道排至现有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3)地下水

本项目的主要污染源是填埋场的渗滤液。填埋场将采取防渗措施,防渗系统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膜(渗透系数 1.0×10-12cm/s),作为堆场的主要防渗层,采用压实的黏土衬层作为膜下保护层。堆场内的渗滤液通过收集后控制 pH 值,确保渗滤液达标排放。污染物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通过垂向渗透进入包气带,进入包气带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下经吸附、转化、迁移和分解后输入地下水。因此,包气带是连接地面污染物与地下含水层的主要通道和过渡带,既是污染物媒介体,又是污染物的净化场所和防护层。该项目通过对渗滤液的防渗处理和收集,阻断、延缓了污水进入地下水的进程,预计未来项目只要按照设计进行建设,不会对地下水质产生影响。

(4)噪声

本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来自运输车辆噪声、卸料和水泵噪声,通过加强对车辆的管理,项目内声环境可以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上述噪声源对项目自身及周围声环境敏感目标影响很小。

5固体废物

项目产生的污泥及时收集,回填于项目堆放区。管理人员生活垃圾收集后定期运至附近垃圾收集箱,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本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6生态环境

随着固废填埋场的建成与运营,原有地表植被会被破坏,项目区的地貌景观也会遭到破坏;运营期产生的扬尘降在植物表面,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一定影响但正常情况下不会超过植物的伤害阀值

项目区内野生动物种类主要是山雀、昆虫和啮齿类动物等小型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有限且游动性较强,项目运行期间,这些动物一般能逃离施工区找到合适的生存空间

7)土壤环境

本项目以土壤影响污染类型为主,污染源主要为填埋场和渗滤液收集池,影响途径为垂直入渗和地表漫流。

渗滤液收集池设有防渗措施,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污染物下渗污染土壤。在渗漏液收集池出现裂缝或破损,会造成污染物等的泄露,通过垂直入渗污染土壤。项目区包气带防污性能较好(下层为黏土层),垂直入渗对土壤环境质量造成的污染影响很小。

填埋区防渗系统出现老化而导致大面积的渗滤液的情况下,渗滤液中的OH-离子进入土壤层在土壤中和、络合、沉淀和交换等作用下,迁移速度较缓慢,大部分残留在土壤耕作层,极少向下层土壤迁移经预测,在填埋场库区防渗系统出现老化后20年在没有其他输入项的情况下,pH仍在5.5-8.5范围内,根据土壤导中土壤酸化、碱化标准判定,项目区土壤仍无酸化或碱化,因此填埋场泄漏对土壤环境影响小。

二、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

1大气防治措施

运输车辆应按照批准的路线和时间进行建筑材料、土方等的运输,车行至环境敏感点分布较为集中地路段时,应低速行驶或限速行驶;实行密闭运输,防止超载。

施工现场应进行围栏或覆盖。施工工地表压实并定期洒水。合理安排工期,尽可能地加快施工速度,减少施工时间。

施工期临时堆土场应采取覆盖薄膜,定时洒水等措施。散装粉状建筑材料,宜采用储藏罐等形式堆放。

2水污染防治措施

加强施工管理,实施工地节约用水,不外排废水。

施工工地污水沉淀处理后回用场地抑尘、降尘喷洒用水,不得直接排放。

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修,防止设备漏油现象的发生,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应在专业厂家进行。

3噪声处置措施

从声源上控制噪声,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选用先进工艺和低噪声设备。

施工车辆途经沿线敏感路段时应限制行车速度,夜间严禁鸣笛。

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

4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

现场搅拌砂浆时应按用量进行配料,尽量做到不洒、不漏、不剩、不倒。

施工场地内应设置建筑垃圾临时堆放场,堆放场用地进行固化、建设围墙、备有防雨塑料薄膜,并由施工单位派专人负责管理。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应集中堆放,及时清运,在工程结束前清扫干净。

建筑垃圾应尽量加以综合利用,用于土方回填、道路铺设等用途。多余的建筑垃圾或不能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应按照有关规定首先向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根据指定地点、运输路线、时间运行处置。

生活垃圾经施工人员收集后,下班带至附近垃圾收集点,交由环卫处理。

5生态环境减缓措施

施工期间,不许捕捉野生动物,尽量控制施工车辆的活动范围;填埋场清理的表土应堆放至临时表土堆场,用于后期填埋过程中的覆土。

(二)运营期

1)大气防治措施

建设单位在倾倒废渣时,应避开大风天气作业,晴天对填埋场进行洒水降尘

运输车辆应在运输废渣前后,及时清理其轮胎附着的覆土。

填埋场采用分区填埋方式,暂不填埋的区域铺设土工膜

2)水防治措施

渗滤液通过排渗盲沟汇流到调节池,通过调节 pH 值,采用管道将渗滤液运至新厂区,与生产废水一起经管道排至现有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项目不设渗滤液排放口。

项目运营期应及时关注天气,经常清理截水沟泥沙,避免影响截水沟的排水功能。

项目污水收集管网接管率必须达 100%,管网设计必须满足收集污水量、埋深和最小不淤流速的要求。

3地下水防治措施

防渗系统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膜(渗透系数 1.0×10-12cm/s),作为堆场的主要防渗层,压实的黏土衬层(渗透系数为 10-7cm/s)作为膜下保护层。

在项目周边设有地下水监测井,对项目区域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监测。

定期对堆场的防渗设施、渗滤液的收集、处理设施进行检查,确保项目的防渗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如有出现纰漏,应及时反馈,处理,在处理期间禁止接着堆放白泥,待防渗系统恢复正常后,才可接着进行堆放。

4)声污染防治措施

运输车辆途经居民时,禁止鸣笛。

运输车辆控制时速,避免高速行驶噪声大。

避免午休和夜间时间段内进行运输固废。

5)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项目产生的污泥及时收集,回填于项目堆放区。管理人员生活垃圾收集后定期运至附近垃圾收集箱,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6土壤环境防治措施

厂区内的防渗措施参照地下水防渗分区及措施;

绿化措施:合理利用项目区的空余空间,加强项目区的绿化

在新平县环保和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与指导下,加强对厂区周围土壤环境的定期监测(每5年一次),建立土壤环境质量动态监测系统,及时反馈污染控制信息

严格固体废物运输管理,避免在运输过程中的散落。一旦发生散落事件,及时清理收集,防止进入农田。

7)生态减缓措施

加强厂区内的绿化;在分区填埋的过程中,已填埋部分应尽快做好覆土绿化措施。

公众参与结论

在环评编制过程中,建设单位采用网上公示、现场调查的形式,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了公示和调查。建设单位于2020410日~423云南新平南恩糖纸有限责任公司网站https://www.xpne.net/news/202004101655.html进行了第一次公示;根据环评报告的初稿,建设单位于2020525日至65日期间在玉溪日报报纸(2次)和云南新平南恩糖纸有限责任公司网站上(https://www.xpne.net/news/202005051056.html进行了公示,同时在腊戛底村委会进行了现场公示第一次和第二次公示期间,无受访者不同意项目建设。受访者同时希望本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加强环境管理力度,使环境的负效应降至最低。

 

 

上一篇: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关于2020年7月9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下一篇: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关于2020年6月18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